|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鄭永年:如何避免三次世界大戰 孫立平:如何認識當今世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日時事要點分析:1,構建好亞洲共同體,避免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2,孫立平:如何認識當今的世界:三個可供參照的認識框架 都是學者,各抒己見


1,鄭永年:構建好亞洲共同體,避免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5月27日舉行的“中國-東盟經濟關系研討會”上,著名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在開幕致辭中提及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最近寫的一篇標題為“怎麼能夠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出現”的文章“作為一個最為資深的外交官,基辛格對於中美關系很悲觀,甚至認為兩個大國在5-10年內可能會打起來。”鄭永年話鋒一轉:“如果世界上兩個實力最強的大國打起來,全球經濟體是無法承受的,我們必須采取行動避免最不想看到的情況出現。”


鄭永年認為,世界秩序正處於挑戰期,世界兩極目前陷入了很大的困境。首先基於安全考量,曾經在二戰後協調國際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聯合國,在新的世界安全格局和秩序中已經沒有辦法再扮演主導角色,俄烏戰爭仍在繼續,聯合國又做了什麼呢?聯合國的重要性、相關性日漸式微。其次,世界經濟秩序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挑戰,原來的世界經濟是建立在世貿規則基礎上的,現在有些國家拋開世貿規則,希望重構他們口中的新世界經濟秩序。“我預見在未來5-10年,此種情況不會好轉,甚至會進一步惡化。”鄭永年說。

面對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鄭永年認為,從過去40年來看,中國改革開放後,亞洲地區的發展活力是全球最強的,中國由此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印度也在不斷崛起,東南亞地區也在不斷崛起,世界經濟的發展重心確實在轉向亞洲,這樣的情況不會輕易發生改變。過去40年裡,亞洲也經歷了如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20年的新冠疫情危機,但均有效應對過去了,亞洲這麼好的發展勢頭,理應采取行動繼續保持下去。

鄭永年表示,亞洲的成功說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行動。他進而分析指出,全球化有利有弊,對中美都是一樣,現在美國指責中國“偷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盜取”他們的技術諸如此類的,但過去40年的全球化,中國也為美國帶來了巨大財富,美國現在面臨的問題主要還是在國內,因為技術的發展,美國社會的不平等現象越來越突出,美國中產階級在70年代時候大約占總人口65%-70%,而現在已經縮小到50%,美國的政府治理沒有跟上技術的發展,這是問題根本所在,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足夠出色的國內政策前提下,美國卻又去盲目制訂各種外交政策,像一戰和二戰期間的歐洲一樣,加劇地緣危機。

“我們肯定不希望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必須要采取行動阻止危機的產生。中國和東盟可以攜起手來做一些事情,深化雙方關系打造中國-東盟共同市場,這個共同市場不僅能幫助大家促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還有重要的戰略優勢,那就是可以帶來和平。和平與發展兩個非常重要元素,兩者相輔相成,沒有和平,發展就會受阻,而沒有發展,和平就沒有辦法站穩腳跟。”


鄭永年續指,亞洲要打造一個共同市場,肯定和歐洲的共同市場不一樣,歐洲不同的國家有類似的文明,他們的共同市場是建立在“同”這個基礎上的,而在亞洲,我們看的更多是多樣性,不同的國家,多樣性非常明顯,各國相互尊重是我們發展東盟市場的基本原則,重點放在求同存異上。存異和多樣性不是壞事,能夠在尊重多樣性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就是好事情,過去亞洲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希望將這個良好勢頭保持下去,才能應對世界危機。

2,孫立平:如何認識當今的世界:三個可供參照的認識框架,對於我們還是會有幫助的。

現將這三個框架梳理如下,再加上我自己對每個框架的思考,供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1、重商主義與貿易戰的框架

丁學良:距今最近的也最容易吸引工商界人士的關切,是1960至1980年代日本美國之間沒完沒了的貿易糾紛。

丁學良:這個框架在理論上是以重商主義為分析基准的:對於奉行重商主義的國家來說,國際貿易不像體育比賽而是像戰場。行為國增強本民族國家的實力是其不變的目標;盡可能出口產品以賺取他國的硬通貨是其手段的“陽面”,盡可能設立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市場是其手段的“陰面”。陰陽兩面結合在一起,就使得行為國難以和他國合作共贏。

丁學良:日本在第二次大戰結束後,一直實行的就是這個大戰略。在戰敗之前,日本決策層同時抱有以軍事手段在國際上謀取最大利益的期望;戰敗後再也不願意重操此道,於是以經濟貿易手段來謀取最大利益就成為唯一的富強之道。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