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海外华人遇袭登微博热搜,为洗白中国仇外犯行?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两起海外华人遇袭事件近日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中国网民热议外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对此,观察人士说,正值各界关注中国仇外情绪之际,中国却藉类似的排华事件来“反向操作”舆论,恐意在平衡或洗白中国对外籍人士不友善的形象。


中国相继发生美、日公民遇刺事件后,腾讯抖音等多个社媒平台也出台排外言论的整治方案,被《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解读为“反映了中国官方的意志”。

然官方看似出手整治之际,两则海外华人遇袭消息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重燃中国网民的民族情绪。


两起海外华人遇袭事件登微博热搜

首先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副校长兼发言人张本恩(Ben Chang)在校外街头遭美籍男子辱骂,头部遭金属水瓶殴打。据张本恩指控,施暴者对他大吼:“滚回你的国家去!”纽约市警局初步调查后,列为“仇恨犯罪”。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6月28日率先报道张本恩遇袭事件后,中文媒体也大量跟进,这条新闻在6月29日登上微博热搜,当时正值日籍母子和一名保护她们的中国人在苏州遭刺后、中国网民热议国内仇外情绪之际。

7月1日,中国新西兰奥克兰总领馆发布新闻称,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当地的公交车上遭不明身份人士持械袭击,面部严重损伤,中方已向奥克兰警方表达严重关切。翌日,遇袭的16岁留学生及当时出手相助的75岁华裔长者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直指,施暴者疑为毛利人。

对此,微博大V“平原公子赵胜”发文称:“这才叫极端民族主义,看到不同长相的人,直接上去殴打、凌辱甚至是谋杀。”

他还说:“中国从来没有极端民族主义……美国日本欧洲,都有明显的极端民族主义,你们没看到,那是因为媒体从来不报,从来上不了热搜。”

中国两手策略洗白仇外形象

针对这两起排华仇恨犯罪,观察人士说,引发中国网民热议的时机过于巧合,因为中国网络言论长期受严密管控,若非中共授意,恐难广泛流传。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计划主任叶耀元教授分析,美、日公民分别在吉林和苏州遇刺后,外界除指控北京长期放任、甚至助长极端民族主义滋生,还直指中国排外情绪高涨,恐导致外资撤离。

他说,这绝非官方乐见的走向,因此,北京在急于洗白仇外形象下,看来已使出两手策略。一手是遏制网上极端民族主义言论,做给外国人看的;另一手则反向操作,凸显海外华人遇袭事件,并将这类仇恨犯罪合理化为举世皆然,非中国独有现象。

叶耀元教授告诉美国之音:“正向操作就像是胡锡进(说的),‘我们(中国)要创造良善的营商环境,不应该去煽动这种仇恨的行为或言论’。负向操作也很简单,不是中国人打外国人,外国人也会打中国人,所以不是我们的错,这两种操作都可以洗掉原先中国人攻击外国人(事件)。”

叶耀元说,张本恩在纽约遇袭十多天后才在中国引发热议,且恰巧就在苏州日籍母子遇刺事件后,就时序而言,确有蹊跷;而中国留学生在奥克兰遇袭则由总领馆主动宣布,上层指示刻意张扬的意味也很浓厚。


在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网路安全与决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宗翰也说,张本恩一案或可归因为媒体蹭“仇外”议题热度,为搏眼球而生的舆论操作,但新西兰中国留学生一案由官方直接发布,带风向意图明显。

源自地缘政治对立的种族仇恨

他说,海外华人遇袭事件非近期才有,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即频传,当时就曾被中国政府用来转移各界的问责。

吴宗翰表示,种族对立的起因之一恐源自各国的地缘政治对抗,包括海外中国人频传遇袭,如7月初备受中国网民关切的中国商人在菲律宾遭撕票案,虽属少数个案,却是国际局势的缩影。

他说,中国网民的仇美、仇日言论一向高涨,随着近期中菲在南中国海的紧张情势急遽升温,中国网民对菲律宾的讨伐也越来越不客气。

吴宗翰告诉美国之音:“这些事情往往反映出来的就是国与国之间比较极端的对立情绪,其实已经慢慢影响到一般的社会群众、人跟人之间的相处。”

他说,国际对立导致个别国家间的种族仇视仍属少数,但藉由刻意渲染部分个案来牟取政治利益,这操弄手法在中国颇常见。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21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