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90後: 90後65歲退休?人口學專家:接受新常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7月22日,一則“90後無論男女都得65歲退休”的消息在網絡流傳,引起廣泛關注。

許多網友將此消息與7月21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相關聯。


實際上,《決定》僅提出“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並未有具體的延遲退休方案。網傳內容並非官方出台的政策。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新長期從事人口經濟學研究,是中國著名人口學家。他告訴經濟觀察網,延遲退休早已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在《決定》這樣的綱領性文件之下,預計相關部門很快將會公布具體的延遲退休方案。

原新認為,當前的退休年齡制度早已不符合人口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境況,在人均預期壽命已比70年前延長超30歲、工種類別不再以體力勞動為主的當下,漸進式推行延遲退休是合理的。實際上,全球多數發達國家的退休年齡均在65歲及以上。

他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中度老齡社會,未來還將進入重度老齡社會,所有人都應接受、適應這個新常態。

|專訪|

經濟觀察網: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應該如何解讀?


原新:自願,是指在現在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和以後延遲的法定退休年齡之間,你可以自願地選擇。彈性,是在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性質、工作種類,甚至工資待遇方面,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為什麼要漸進式改革?社會政策的出台,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和波動越小越好。如果在一年之內把退休年齡從60歲一下調到62歲,這意味著勞動市場會突然增加三四千萬人。就業崗位能不能供給?

所以,勞動力數量的補充應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樣對整個社會的就業制度安排來說,沖擊是平緩的、平和的。


從個體角度來說,應該讓即將退休人員感覺延遲退休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樣才容易被更多人接受。假如一個人本應明年1月1日退休,政策要求延遲兩個月退休,這個人容易接受,但如果突然告訴他兩年以後才能退休,他可能就會覺得非常突兀。

對不同年齡段的人,應該一點點地往前遞進,例如,規定1964年出生的人延遲兩個月退休,1965年出生的人延遲四個月退休,後面的人實際是在接受了前人的退休時間後再延遲兩個月,沖擊也就變小了。

經濟觀察網:為什麼有必要延遲退休?

原新:道理很簡單,現行的退休年齡是70多年前制定的,當時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5歲左右,而現在已經達到了78.2歲。

我們已經進入長壽時代,80後、90後都能活到80歲以上了,退休年齡還停留在平均只能活四五十歲的時代,當然不合理。過去70多年,我們的退休年齡沒有發生本質性變化,這不符合人口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

其次,70多年前的退休年齡,也是根據當時的經濟環境制定的。在新中國成立的早期階段,幾乎所有人都是進行重體力勞動,機械化程度非常低,只能拼體力。例如,那時修公路、修鐵路、修水利都是肩扛手拉的,一個60多歲的人當然不可能扛得動石頭、揮舞鐵鍬了。但今天,挖掘機、盾構機、架橋機、架軌機等現代化大型機器,只要會按按鈕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勞動場景或者說勞動性質,隨著機械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對體力的要求在下降,這實際上放寬了老年人就業的條件,體現了勞動的年齡包容性。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