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回东北老家开一间书店:见证小城的微小文艺复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几年前,大潘辞掉国企的工作,在故乡本溪开了一家独立书店。

工业绮梦落幕后,这座东北小城的经济与文化辉煌一度远去。一位本溪人曾在接受《新周刊》的采访时说:「这么说吧,我觉得在这座城市里,你随便和走在街上的人聊什么女性主义、社会结构、东北文学……对方大概率会觉得你是精神病。」


但这些容易被人视为神经病的内容都被大潘放到了自己的书店里。几年后,这间看似和小城格格不入的书店慢慢被接纳、被需要,又成为了小城的一部分。

1

上午十一点,站在门洞里书店的露台上,一股中药味迎面扑过来。

楼下是一间诊所,每天的这个时候都会熬药。书店老板大潘说,下午,对面餐馆开始营业后,空气就变成了锅包肉味;到了晚上,则是烧烤摊飘来的烤串味。

大潘的书店开在居民区里,被人间烟火环绕着。书店前面是一栋筒子楼,一片连廊正对着露台。平时,一个人在店里的时候,大潘喜欢在这儿闲坐着,楼里住的大多是老人,每天五六点钟,到了准备晚饭的时间,大家会把门打开排风。太阳照在黄色的走廊上,老人们进进出出地忙着,「像看电影一样」。




露台对面的连廊

在本溪,这样的角落散布在各处。曾经的钢铁神话不再后,本溪和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样,面对着人口的流失和老龄化。生活气和烟火气背后,藏着一座东北小城持续多年的失落。但是,在一个不像有独立书店的城市,在一个不像有独立书店的居民区,一间满身反差的独立书店还是日复一日地生长了下来。


开书店的第六年,大潘早就对门洞里附近的环境了如指掌,大到周围店铺的位置,小到楼梯墙壁上的图案。

因为不想侵扰正常的社区生活,他没有为书店贴任何路标,代价就是每天都要接到很多个问路电话。每次点开接听键,他会首先定位对方在哪,然后按照自己脑袋里的地图,帮对方导航。

「你好,哎,你好。您现在能看到什么招牌吗?是不是有一个东明小学的牌子?对,东明小学马路正对面有一个门诊和一个烤肉店,它俩中间有一个门洞啊。从门洞进去之后立刻左转,有个外楼梯,能看到吗?上面画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上去再穿过一个门洞,右边就是。哎,好,哎哎,拜拜。」

类似的话,大潘每天要对着手机说许多次。

其实「门洞里书店」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书店开业前,他接快递员电话,过一个门洞,再过一个门洞,总要这么指路,干脆就叫门洞里吧。后来突然意识到,恰好和单词「Mentally(精神上,思想上)」的发音差不多,意义也契合,于是有了英文名「Mentally Books+」。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4...8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2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