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兵馬俑裡,有一張"臉"至今無法用科學解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兵馬俑數量規模龐大,布陣壯觀,令人驚歎不已,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每個陶俑面色形態、姿勢不盡相同,素有千人千面兵馬俑的說法,充分展現了秦朝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術。

但在兵馬俑中,有一張“臉”至今無法用科學解釋,還曾被禁止出國展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尋兵馬俑的秘密。


1 兵馬俑的發現

1974年的春天,一束光照亮了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

由楊氏帶隊的一支打井工程隊正在此地開挖,他們誰也不會想到自己腳下寸土寸金,起初只是不經意間挖到了些石塊樣的土層,大家並未覺得異常。

只是挖到3米深了竟是厚厚的紅泥土,村民還以為是挖到了舊時的磚瓦窯,並沒有人多想,一行人埋頭繼續深挖。

沒曾想竟挖到了陶制人頭,把村民們嚇壞了,紛紛議論著那些陶片是不是一些不祥之物?

不久挖到“瓦盆爺”不祥之物的消息便在周邊的村子裡傳開了,引得村裡村外的人們紛紛圍觀。隨後由縣文化館員們接手,他們將這些陶俑碎片小心翼翼地清理並收集修復。




時隔2個多月,這震撼的場面都不為世人所知。直至同年夏天,又一個從京返鄉探親的記者上報上級,便有了指導員和考古專家的到來,正式發掘俑坑。

他們小心翼翼地一層一層剝開泥土,經過數日的挖掘,將一支沉睡在土木結構式地下坑的大秦軍隊呈現在世人面前,戰車、步兵、騎兵等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個氣勢宏大的軍陣......

2 兵馬俑的規模


俑是古代用於殉葬的一種陶制雕塑,在新石器時代,便出現了作為陪葬品的俑,而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出現是迄今為止數量最為龐大的(約8000件)。



兵馬俑作為守護秦始皇陵的軍隊,陣勢浩大,隊列整齊,其中兵馬俑的最低身高為1.72米,最高身高為1.96米,平均身高約為1.8米,均高於當時秦朝人的平均身高(約1.6米)。

網傳是由於秦始皇個人偏好威猛霸氣的將士,故命工匠制造出高大的勇士形象。

兵馬俑剛出土時並非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土灰色,而是由五顏六色的彩繪,如同我們真人一般,肉粉色的皮膚,黝黑的眼睛,黑頭發,身披青灰色的鎧甲......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