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哈尼亚之死"火上浇油",中东会走向全面战争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领导人分别在贝鲁特和德黑兰遭“定点清除”后,中东局势紧张升级。新华社8月3日援引伊朗迈赫尔通讯社的报道称,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声明中表示,刺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是由以色列(专题)设计和实施的,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为避免盟友遭多方报复打击,美国正派遣军舰和战斗机前往中东地区。


另据美国媒体8月4日报道,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3日抵达中东地区。报道称,库里拉本次中东之行,是在近期中东局势升级前计划的,但预计他将利用本次访问动员一个地区和国际联盟,应对以色列可能被报复的情况。

有观点认为,伊朗及其盟友作为反对以色列美国在中东的“抵抗轴心”或将寻求在不引发全面地区战争的情况下恢复对以色列的威慑。然而,在区域内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的前提下,战略误判的风险极高,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之际,以色列伊朗之间的战争危机将以何种结局收场仍不得而知。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长聘副教授佘纲正认为,伊朗必然就以色列的行动开展报复,但就具体方式以及力度而言,伊朗仍在仔细斟酌和权衡。

“对伊朗而言,最好的结果是在美国大选前不要使事态陷入无法收拾的境地。如果民主党继续执政,伊朗仍存在修补和西方世界关系的可能性。但假设特朗普(专题)最后当选,伊朗未来几年将陷入比较困难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会采取相对可控的方式,既要挽回颜面和形象,也不能使事态失控。”佘纲正分析道。

伊朗如何回应?

伊斯梅尔·哈尼亚(Ismail Haniya)不仅是哈马斯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近期在卡塔尔、埃及以及美国斡旋下的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协议谈判的主要参与者。2017年,哈尼亚当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多年来,哈尼亚一直是以色列的“头号通缉对象”。


连日来,针对7月31日哈尼亚遇刺事件的部分细节各家众说纷纭。《纽约(专题)时报》援引五名官员的话报道称,哈尼亚遇袭发生在伊朗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后的数小时内,其下榻的宾馆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北部的高档社区,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管理和保护。在确认哈尼亚身处宾馆房间后,炸弹被远程引爆。据了解,爆炸装置在约两个月前就被秘密藏进宾馆房间。报道还称,从精确度和复杂程度两个方面分析,此次袭击与2020年以色列暗杀伊朗首席核科学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所使用的战术类似。

然而据新华社报道,哈马斯驻伊朗代表哈立德·卡杜米称,从现场判断,袭击是由空中投掷物或导弹实施的。卡杜米否认了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有关事先设置的炸弹爆炸导致哈尼亚遇袭身亡的说法。他说,哈尼亚所住大楼当时发生摇晃,他立即离开房间,看到浓烟滚滚,当他和团队到达哈尼亚位于四楼的房间时,看到房间的墙壁和屋顶都已倒塌,随后发现哈尼亚遇害。

有官员称,以色列尚未公开承认对事件负责,但情报部门官员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向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通报了行动的细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白宫事先并未获悉刺杀计划。


无论哈尼亚究竟如何遇刺,此次事件发生在伊朗首都戒备森严的院落,凸显伊朗领导层在安全方面的严重失误。《纽约时报》8月3日引述知情者报道,伊朗逮捕德黑兰军方经营宾馆内的20多人,包括高级情报官员、军方官员和工作人员,以回应“巨大而令人羞辱”的安全漏洞。

与此同时,黎巴嫩真主党7月31日发表声明,证实真主党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Fouad Chokr)在30日以色列对黎首都贝鲁特南郊的空袭中丧生。半岛电视台高级政治分析师马尔万·比沙拉(Marwan Bishara)表示,尽管伊朗拥有庞大的地区盟友网络,但哈尼亚和舒克尔的遇刺,凸显了以色列伊朗等国较高的情报收集能力。“以色列在情报和战术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他补充称,此次行动“证明了以色列的战略打击能力”。

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8月1日报道,伊朗及其盟友计划对以色列进行联合但有限的报复。分析人士表示,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高层人物被杀后,伊朗及其支持的武装组织正准备协同作战,旨在威慑以色列,同时避免全面战争。一名与黎巴嫩组织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称,7月31日,伊朗官员在德黑兰会见了所谓“抵抗轴心”的代表,讨论针对哈马斯领导人和真主党最高军事指挥官的死亡进行报复。

“抵抗轴心”指伊朗支持的以色列敌对组织组成的松散联盟,他们拥有共同的宗教意识形态——伊斯兰教什叶派。历史上什叶派穆斯林属于少数群体,曾在伊拉克、黎巴嫩和海湾国家等国家遭到排挤,政治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什叶派神职人员成为主导性的政治力量。通过代理人战争,伊朗开始深度介入中东事务并同地区反对力量博弈。在此过程中,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人民动员组织”纷纷崛起。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上述组织成为直接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