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奥运会: 奥运开幕式争议:不是别人想多了,而是你想少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奥运会开幕式在国际上引发巨大争议,相反,在国内倒并不显得突出,其中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中国是纯世俗国家,对于涉及宗教和多性别的话题,不会像欧美人那么敏感。


这里面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很多中国人对于宗教和多性别话题,基本处于无知的状态,他们对于西方的宗教史和文化也基本不了解,所以看到相关的隐射和嘲讽,“虽然看不懂,但大为震撼”,只是感觉好奇,甚至觉得挺好玩,他们不明白,巴黎奥运开幕式引发争议的点真正在哪里?


第二种情况是,不少中国文青从小就对法国文化和艺术有一种好感,他们对于思想史的了解不多,所以观察法国的现象,总自带一层滤镜,觉得法国的艺术,那必然是先锋的、是前沿的,是引领世界的风尚标,你们这些土包子看不懂,是你们不懂艺术,是你们不够宽容,而不是这个表演有什么问题。

我今天之所以要来科普,说针对的,就是这两类人。

我想对这两类人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之所以在国际上引发巨大争议,背后其实隐藏着现代文明的深刻危机。

你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不是别人想多了,而是你对西方思想史的无知,让你想少了。

以自由的名义杀死自由,卢梭做到了。

以宽容的名义消灭宽容,法国人经常做。

这是思想史的基本常识,但凡对思想史有着基本了解的人,都不会对此一无所知。

我惊讶于在我的“深度阅读”读者群体里,居然还有如此多的人,常识欠缺。

在我吐槽奥运开幕式的文章后面,指责我“不够宽容”,说我在“艺术审查”的人,不少,我看有些还是关注了几年的老读者。

这真是让我一声叹息。

这个可悲的事实告诉我,即便像我这样天天在文章里忽悠“自由”和“宽容”的人,居然也有一天会被人倒反天罡,真是满满的黑色幽默。

还记得我独创的概念——“法国病”吗?

看来又有必要再给大家做个科普,让大家明白,法国人是如何举着自由的旗帜杀死自由,举着宽容的旗帜消灭宽容的了。


不了解这些历史事实和“法国病”的思想根源,你就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宽容?

你就不会明白,“政治正确”正是滥觞于“法国病”,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是不宽容的思想根源。

但是,正是因为它举着宽容的旗帜,喊着漂亮的口号,实际上做的是消灭宽容之事,这种隐蔽的恶很难被思想肤浅之人洞察。

而思想浅薄之人恰恰又是任何社会的人口多数,这才导致伪善之人总能忽悠蒙骗大多数人。而你要反其道而行之,注定障碍重重、吃力不讨好。

今天我再一次吃力不讨好,迎难而上,谁让我的人设就是“深度思考者”呢,那些浅薄的东西不正是我不屑于评论的话题吗?没点难度,我还不想说。

好了,进入正题。


作为“白左大本营”,法国一直是全世界左翼人士的旗帜和圣地。

激进、反抗、前卫一直都是白左给人最为醒目的标识,白左也总以拯救世界为己任,以“进步主义者”、“觉醒主义者”自居,试图打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法国大革命,就是这种白左思潮之下的登峰造极之作。

经此一战,法国从此成为了全世界白左当之无愧的祖国。

考察此战,我们就能清晰明确地了解什么是“法国病”,以及其之所以会最终消灭自由和宽容的根本原因所在。

01

人类的心智模式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在于,总是把历史事件自动演绎成“大人物+事件+时间”的叙事结构。

比如法国大革命,无非就是几个启蒙思想家教化人民,几个革命领袖带领人民起来革命的历史事件。

而大量的背景被忽略掉了。

实际上,与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相比较,法国大革命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革命者的素质极为低劣。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