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输出中国叙事和贬低民主?中宣部刊文改革国际传播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图为中共中宣部长李书磊。2024年8月7日,李书磊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表示要深化改革中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善用互联网各类媒体形式,加快形塑中国的叙事和话语权,以避免个别国家丑化中国形象。

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李书磊周三刊文《人民日报》,表示要深化改革中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善用互联网各类媒体形式,加快形塑中国的叙事和话语权,以避免个别国家丑化中国形象。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强化输出中国叙事和贬低民主等。


中共中宣部长李书磊周三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题刊文《人民日报》。文章写到,个别国家因中国快速发展感到“强烈不安”,而凭借信息优势和舆论霸权“丑化”中国形象。因此,中国除了坚守并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外,还得与外交、经贸、旅游、体育等领域和各政府部门、媒体、智库、企业、高校等主体协调配合,以互联网为主轴完善各类媒体渠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着有《北京的全球媒体攻势》(Beijing’s Global Media Offensive: China’s Uneven Campaign to Influence Asia and the World)一书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资深研究员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以书面形式回复本台采访时表示,这次中宣部倡议的改革,可能是想强化说好中国故事和形塑良好形象这一点,同时也表明“之前一些方法的效果好坏参半,因此将鼓励关注于那些取得良好效果的媒体,比如新华社等”。科兰兹克认为,深化中国媒体的参与,意味着利用新华社更多地与外国媒体合作传递中国信息等,例如输出中国叙事和贬低民主。”


中国数字时代”曾援引《金融时报》调查指出,中国“软实力”战略一直在学校资助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并支持当地智库。但是随着中国国力和立场逐渐强硬,也开始将宣传触角伸到独立媒体。截至2016年,超过200家海外媒体转述中共官媒的新闻。这些出版物每年覆盖中国以外的数百万读者,可与世界上最大的报纸订阅户媲美。路透社2015年的调查也揭示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14国至少有33个广播电台,背后的最大股东实为国营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不过,《新京报》前共同创刊人及主编程益中对本台表示,中宣部之所以刊发此类文章,看似老调重弹,实则就是因为刚开完二十届三中全会,惯例性地表示要落实全会精神,“重视和加强宣传思想活动”。根据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第十项内容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以及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2023年3月12日,李书磊(中)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人大会议。2024年8月7日,李书磊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表示要深化改革中国的国际传播体系,善用互联网各类媒体形式,加快形塑中国的叙事和话语权,以避免个别国家丑化中国形象。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