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奥运选手夺牌却被嘘,政治凌驾体育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奥运夺牌选手却被嘘,专家:中国以政治凌驾体育 https://t.co/O1KN67yeAD—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August 12, 2024


巴黎奥运8月11日奖牌榜,中国金牌数量与美国并驾齐驱,居于榜首,但是中国代表队与民众对于一些赛事的反应让其他国家费解。专家认为,中国政府的利益已经凌驾个人价值之上,当中国选手在体育赛事上属给政治上敌对国家的选手,就代表中国在政治上也输了。

个人的失误意味着对祖国的背叛


2024巴黎夏季奥运的金牌榜受到全球瞩目,中国代表队捷报连连,金牌数量与美国一样,居各国之冠。然而在一些中国的长项赛事中,中国选手、教练团、官媒,甚至中国网民的反应与众不同,引起国际间的讨论。

7月29日晚的巴黎奥运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中国队的苏炜德在单杠上严重失误,两次从杠上跌下来,加上3位日本选手在单杠都发挥水平,令中国队由领先3.267分变成输0.532分失金得银。

苏炜德从杠上摔下后,回到座位区,自己默默跑去坐在最旁边的位置,队友教练并没有去安慰他。在赛后记者会上,苏炜德十分自责,向队友道歉,但是许多中国网民并不买单,纷纷质疑苏炜德有后台,要求他退役,甚至有网友指称苏是日本派来的汉奸,还说: “谁看了全程不骂苏的都是汉奸。”

澳大利亚内政部翻译郁洋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中国选手在奥运上发生了不少令国际社会费解的事件,这些都和中国过去几十年的体育外交、政治干预体育、奥运产业化和软实力输出有着密切的关联,简言之,就是政治高于一切。

郁洋说:“在中国,个人的价值在集体面前微不足道,可以被牺牲。国家利益,也就是政府的政治利益则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只能为国争光,任何个人的瑕疵和失误都可能意味着他对祖国的背叛。”

时事评论员,旅居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华人牧师郭宝胜认为,中国体育已经被高度政治化,所以遇到政治上、甚至只是历史上敌对国家的体育对手,如果中国代表队输了,就代表在政治上也输了。

他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发展体育的目的就是证明中共政权的伟大、光荣、正确,认为体育的强大就表示了国家的强大,而国家的强大又证明中共政权伟大、光荣、正确,因为中国发展体育的体制是举国体制,整个国家、整个行政主导全国的力量资源用来夺金牌、夺奖牌,这点跟西方国家、美国台湾等等是完全不一样的。”

郭宝胜表示,民主国家都知道体育和政治是两码事,体育发达不代表国家的进步、自由和繁荣,选手在赛事中失误也是兵家常事,没有必要因此道歉,国内民众更不该予以政治化的指责。

来自中国湖南省的政治学者林家华(化名)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失误后道歉,显示他们对比赛结果和观众期望的重视。这是一种对支持者的尊重和对自身表现的反思。他对美国之音指出,日本体操选手内村航平在2016年里约奥运失误后,也向观众道歉,表达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中国选手的道歉,也是一种普遍的体育精神体现。林家华说,苏炜德的道歉不仅是对比赛失误的反思,更是对支持者的负责任态度。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文化,促使华人运动员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追求卓越。


对此,郭宝胜认为,民主国家的选手若因失误或败战道歉,通常受到国内民众的安慰与鼓励,这和中国选手道歉后还被辱骂的状况根本不同。他指出,这反映中国体育违背奥运基于尊重的精神,也就是不仅要尊重胜利者,而且要尊重失败者,最重要的是参与。郭宝胜说,甚至中国选手获得金牌也会因为内定人选发生争议,可见中国根本没有运动精神。

畸形的“饭圈文化”深入中国体育界

8月3日巴黎奥运乒乓球女单决赛是由中国包办的“金包银”,中国选手陈梦战胜种子选手孙颖莎赢得金牌,未料陈梦成了众矢之的,现场有大量中国民众在陈梦发球或得分时发出嘘声喝倒彩,还有球迷向她竖中指。当陈梦确定夺金与上台领奖时,整个教练组都黑着脸,态度冷漠。

澳大利亚内政部翻译郁洋认为,夺冠的选手夺冠被嘲讽、羞辱,这除了体现中国官方所谓的“饭圈文化”,也反映了中国奥运产业化背后巨大的利益网络。

他说:“教练在赛后冷落夺得金牌的选手,显露出中国体育界内定冠军的潜规则,为了各自队员的胜利所能带来的商业利益而去操纵、藐视竞技法则,在根本上无法排除它催生中国官方所谓的饭圈文化的嫌疑。”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