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烏克蘭危機: 烏克蘭侵入俄羅斯 連普京都懵了!第二天才知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RFI 華語報道,在烏克蘭士兵沖過俄羅斯西部邊境的幾個小時前,莫斯科方面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跡象。烏克蘭軍隊入侵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第二天才接到正式戰報。接下來俄羅斯軍隊抵御烏克蘭軍隊的進攻,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攻打基輔一樣爛糟糟,根本沒有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樣譜。


路透社今天發表階段性總結報道,談烏克蘭入侵時俄羅斯是如何顯現錯誤的。

烏克蘭士兵沖過俄羅斯西部邊境的幾個小時前,莫斯科方面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跡象。8月6日凌晨0點,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喜訊:負責攻占烏克蘭東部城鎮的俄軍2500余名士兵將獲得國家英雄獎章。


當天上午晚些時候,烏克蘭開始對俄羅斯發動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入侵,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俄羅斯戰爭部隊指揮官格拉西莫夫將軍視察了另一個戰區,該戰區位於烏克蘭境內。視頻稱,格拉西莫夫將軍聽取了指揮官的報告,並制定了“進一步行動的任務”。

錄像中沒有具體說明訪問時間,但並未顯示出對俄羅斯西部庫爾斯克地區事態發展的擔憂或了解,這些事態可能會擾亂格拉西莫夫的計劃,並改變這場持續兩年半的戰爭的進程。

根據路透社根據公開聲明、社交媒體帖子和視頻片段分析所編制的入侵前兩天的時間表,恐慌在襲擊發生的最初幾個小時內在俄羅斯當地居民中迅速蔓延,但當局一再試圖向他們保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在上周之前,烏克蘭可能反敗為勝,攻入比俄羅斯強大得多的鄰國領土,這一想法在大多數觀察家看來都是不可想象的。此次突襲行動引發了人們對俄羅斯監視有效性以及其邊境防御工事和守衛部隊的水平的質疑。

法國軍事專家、裡昂 IESD 研究所研究員約翰·米歇爾 (Yohann Michel) 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俄羅斯的情報工作徹底失敗了。”

報道稱,人們看到的是揮舞投降白旗的俄羅斯士兵。

米歇爾表示,隨著烏克蘭軍隊撤退到烏克蘭東部,而東部是前線最具戰略意義的地區之一,莫斯科很可能認為基輔不會進行一場高風險的賭博,即使現在也遠不清楚是否會有回報。他說:“如果俄羅斯人難以想象會發生這麼大的事情,我可以理解。”

烏克蘭在庫爾斯克的目標包括分散俄羅斯軍隊對頓涅茨克東部地區前線的注意力。然而,最近幾天該地區的戰斗愈演愈烈,烏克蘭在試圖守住庫爾斯克時面臨的風險也在上升。


俄羅斯議員、前軍官安德烈·古魯廖夫 (Andrei Gurulyov) 在入侵事件發生兩天後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俄羅斯軍方領導人早在一個月前的一份報告中就得到警告,稱有跡象表明烏克蘭正在為襲擊做准備,但俄羅斯軍方領導人並未理會。

直到第二天,即8月7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他的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才首次公開談論庫爾斯克事件,克裡姆林宮領導人稱這是烏克蘭的“又一次重大挑釁”。

剛剛結束不合時宜的訪問的格拉西莫夫在電視講話中告訴普京俄羅斯軍隊“阻止”了多達 1,000 名烏克蘭士兵深入庫爾斯克地區。


軍事分析員米歇爾表示,尚不清楚格拉西莫夫是被下屬誤導了,還是覺得有必要在電視鏡頭前向普京傳遞好消息。

米歇爾說,在這種擺拍的場合中,俄羅斯官員“會說出他們認為老板在特定時刻想聽到或想在公眾面前看到的話”。

從入侵發生(格拉西莫夫稱入侵時間為 8 月 6 日凌晨 5 點 30 分)到俄羅斯國防部公開承認烏克蘭襲擊了邊境(更不會說突破邊境),用了近 12 個小時。

上任僅數月的庫爾斯克代理地區長阿列克謝·斯米爾諾夫就承擔起了填補通訊空白的任務,並試圖與負責保護邊境的多個國防和安全機構進行協調。

斯米爾諾夫在 8 月 6 日的眾多 Telegram 帖子中的第一篇中,於當地時間凌晨 1:51 和 3:11 發出導彈警告,敦促居民尋找掩護。3:15,他說防空部隊已經擊落了三架來襲的烏克蘭無人機。6:16,又有 11 架無人機。

邊境兩側的地區早已習慣了針鋒相對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但斯米爾諾夫在 Telegram 帖子中記錄的庫爾斯克地區的襲擊在過去 10 天裡比平時更加持續。被擊中的目標包括油庫、變電站,以及烏克蘭軍方稱的武器和軍事裝備儲存設施。

從凌晨5點左右開始,社交媒體上開始傳出警報。當地人發帖稱,邊境俄羅斯小鎮蘇賈的炮擊已經持續了三個小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2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