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泽连斯基:西方以为的"红线"太天真....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纽约(专题)时报》20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晚,在一场对乌克兰驻多国大使们发表的讲话中,乌总统泽连斯基要求他们继续说服西方盟友,取消对在俄罗斯领土上使用西方远程武器的所有限制,以“最大限度”支持乌克兰,确保他们“在决心上与乌克兰保持一致”。


报道称,在谈到近两周乌军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境内的突袭时,泽连斯基说,这一跨境行动表明西方以为的红线是“天真”的,他们应同意乌克兰对远程武器的要求,而不必担心俄罗斯的潜在反应。

综合法新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9日发表讲话称,乌军已控制俄库尔斯克州超1250平方公里土地以及92个居民点,“乌军正在库尔斯克地区实现既定目标”。


纽约时报》报道称,泽连斯基借此向西方盟友喊话,敦促他们大胆一点,取消对在俄本土使用西方远程武器的限制,不要担心来自莫斯科的潜在冲突升级。

他声称,在基辅越过“俄罗斯所有红线中最严格的一条”之后,莫斯科现在已经被认为无力保卫自己的领土,这证明俄方的所有其他“红线”也都是“虚幻且天真”的。

“一些合作伙伴国对俄罗斯的战争评估主要基于所谓红线,这种天真、虚幻的概念,如今在(库尔斯克州)苏贾镇附近的某个地方已经土崩瓦解。”泽连斯基说,“如果我们的合作伙伴取消目前对在俄罗斯领土上使用武器的所有限制,我们就不需要亲自进入,特别是库尔斯克地区,来保护边境社区的乌克兰公民。”

他话里话外难掩对西方盟友的抱怨,“现在,我们还不能使用手上的所有武器,将俄罗斯‘恐怖分子’消灭在原地。”泽连斯基继续向盟友施压道,“合作伙伴在远程能力方面的任何进一步拖延,都可能在事实上成为对俄罗斯的最有效支持。”

纽约时报》报道提到,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还宣称,正是因为他知道一些盟友会反对这种跨境行动,认为行动“不现实”,所以乌克兰在准备进攻之前一直对盟友保密,没有提前透露军事计划。

综合《基辅独立报》报道,泽连斯基说,“就在几个月前,世界各地的很多人如果听说我们计划开展类似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他们会说这不可能,会逾越俄罗斯最严厉的红线。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我们事前准备工作的原因。”

而按照《经济学人》的说法,不止乌克兰的盟友不知道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袭击计划,就连乌克兰自己的士兵也是在最后一刻才得到通知。


泽连斯基继而指出,莫斯科对基辅进攻的反应迟缓应该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即俄罗斯不再是那个曾经看起来令人生畏的超级大国了。“现在是世界摆脱对俄罗斯最后的、非常天真的幻想的时候了”,他说。

不过,这一说法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MykhailoPodolyak)的有所出入。

上周,他在接受英媒采访时暗示,虽然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坚决否认他们事先知情,但基辅和西方盟友们讨论过对俄罗斯领土发起跨境袭击的计划。


纽约时报》称,泽连斯基周一的言论是他对西方盟友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批评之一”,这一论调凸显了基辅一直在积累的挫败感。许多乌克兰官员认为,西方国家担心战事升级,小心翼翼地提供援助,防止乌克兰输给俄罗斯,但这些援助又不足以让乌克兰真正赢得战争。为了突破盟友的犹豫不决,乌克兰大胆采取了挑衅行动,使用西方武器越境进入了俄境内库尔斯克地区,这是自二战以来外国对俄罗斯的最大入侵。

报道援引华盛顿智库“战争研究所”周一晚的消息称,乌军在俄罗斯西部占领的领土周围继续取得微小进展。但随着俄罗斯增援部队开始抵达,乌克兰的进展在最近几天明显放缓。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现在战场形势未明,但基辅此次行动至少得到了政治上的肯定,它改变了乌克兰正在缓慢输掉战争的说法,也给了泽连斯基向盟友施压的底气。

只是在目前的局势下,俄乌双方似乎离谈判桌越来越远了。

继早些时候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宣布,乌克兰对俄库尔斯克州发动恐怖袭击导致双方和谈话题将会长期暂停后,当地时间19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对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再次强调,俄总统普京明确表态过,在乌克兰对库尔斯克州进行袭击乃至入侵后,任何谈判都是不可能的。

他提到,对于乌军袭击俄本土,普京还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即“我们一定会在之后对这一局势做出评估”。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