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貿易戰?華爾街日報:中國再次開足馬力擴大出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華日這樣看中國為何要啟動新一輪貿易戰? https://t.co/X5pjfL7CBw pic.twitter.com/nBaXUZrUAW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23, 2024 據華爾街日報今天報道稱,中國再次開足馬力擴大出口,這一次競爭對手無處可躲。


馬薩諸塞州一家名為CubicPV的初創公司押注硅晶圓,這是太陽能電池板中的一種高科技組件。在兩年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頒布的氣候立法以及數以十億美元計稅收抵免和政府貸款的推動下,該公司2022年底宣布計劃斥資14億美元在得克薩斯州建設一座晶圓廠。

自那以來,中國的硅晶圓產量幾乎翻了一番,遠遠超過自身需求。多余的晶圓流向海外市場銷售,導致價格暴跌70%。CubicPV今年早些時候被迫暫停了建廠計劃,並遣散了工程師和其他員工,理由是“中國產能過剩導致市場扭曲”。


數千英裡之外,智利鐵礦石開采商和鋼鐵制造商CAP正艱難應對中國政府持續投入低端商品制造業的情況,大量廉價中國金屬給該公司帶來沖擊。CAP本月表示,將無限期關閉位於智利中部的Huachipato大型鋼廠,此舉將導致約2,200人失業。該公司表示,盡管政府提高了對鋼條和其他進口產品的關稅,但仍無法與低價中國金屬競爭。

中國政府應對經濟疲軟的方案是為制造業注入強心劑,但此舉擠壓了世界各地的企業,並引發了對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歐盟最近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關稅,這無疑是緊張局勢加劇的最新跡象。美國今年早些時候提高了對中國鋼鋁、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和其他一些產品的關稅。土耳其提高了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而巴基斯坦提高了對中國文具和橡膠的關稅。

其他國家也展開了反傾銷調查,以查明中國商品是否以低於公允價值的價格出售。印度正調查中國的顏料和化學品。日本在調查電極產品。英國正調查挖掘機和生物柴油的進口情況,阿根廷和越南則在調查中國的微波爐和風力發電塔。

這一切的背後是中國政府一項大膽但冒險的盤算:希望通過加大對制造業的投資來恢復中國的經濟活力,增強工業韌性,同時又不會引發太多國際上的抵制,從而威脅到中國的未來。

中國政府的政策顧問以及曾向中國官員提供咨詢的人士進行的獨家采訪顯示,由於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導致中國經濟出現數十年來少見的疲軟境況,中國領導層去年走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

一些顧問認為,中國經濟需要從根本上反思,擺脫對制造業和建築業的過度依賴,優先考慮國內消費。這種轉變將使中國更像美國,並有可能走上更穩健的增長道路。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要求官員加大力度推動國家主導的制造業模式,並為此提供了數以十億元計的新補貼和信貸。他用一句口號來確保官員們明白他的意思:“先立後破”。

中國的政策顧問說,習近平的思路有兩條指導原則。第一個原則是,中國必須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工業供應鏈,以便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實施嚴厲制裁的情況下,能保持國內經濟正常運轉。顧問們說,在習近平看來,隨著與發達國家緊張關系的加劇,產業安全是中國穩定的核心。

其次,習近平從骨子裡反對美國式的消費,認為這是浪費。


這使得中國除了通過投資出口來穩定疲軟的經濟並創造就業,同時彌補國內建設的損失之外,幾乎別無選擇。

結果就是:失去工作的可能不是中國工人,而是巴西的鋼鐵工人、歐洲的化學工程師和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者。

在《人民日報》5月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中國政府為其制造業和出口能力進行了辯護,稱這對世界來說是好事,而不會構成問題,並表示美國及其盟友正在“炒作”中國產能過剩,以便為自己謀取競爭優勢。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6月份於中國大連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發表講話稱:“中國企業生產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首先保障了國內需求,同時也豐富了國際市場供給。”他還表示,中國制造業優勢的真正根源不在於政府補貼,而在於龐大的規模,這有助於攤薄成本。

無論如何,其影響都是不可避免的。根據荷蘭研究機構CPB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匯編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工業增加值比2021年底中國地產危機加劇時高出8%,輕松超過美國歐洲日本的產出增速。

從某些方面而言,美國是受影響最小的國家之一,因為美國對許多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這有助於保護美國工人。但如果中國生產過剩的情形繼續,華盛頓方面擴大美國制造業的目標就無法實現,而眼下一些行業——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正感受到壓力。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