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国债史诗级抢购与IPO募资锐减 中国经济四面楚歌?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过去几周,中国 #国债 市场掀起一场"史诗级"的购买狂潮,显示经济低迷之下,资本纷纷寻求避风港。与此同时,中国IPO监管政策上路已满一周年,总体募得资金年减少近八成。为什么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如此悲观?https://t.co/ZarLvdSM43 pic.twitter.com/P3tyBpvnl3—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ugust 28, 2024


过去几周,中国国债市场掀起一场"史诗级"的购买狂潮,显示经济低迷之下,资本纷纷寻求避风港。与此同时,中国IPO监管政策上路已满一周年,总体募得资金年减少近八成。为什么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如此悲观?

中国当局一直唱响“经济光明论”,但实际状况一再打脸。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最近几周,中国国债市场掀起一场“史诗级”的购买狂潮,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推至历史新低(与价格波动相反)。专家分析认为,强大的国债需求反映了人们对于时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减弱,以及当前楼市和股市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中国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选择。


中国国债"史诗级"购买狂潮来势汹汹

旅美独立评论人士郑旭光告诉本台:“就是对投资没信心,国债起码能保本。”他指出,企业和地方政府现在都因为负债太多而导致投资风险高,“国债的信用是最高的,因为它是中央政府的信用保障。而且从中国的财政状况看,也是家庭部门和地方政府普遍负债率高。现在就是中央政府日子比较好过,它发行的国债当然就是最安全的。”

中国央行自7月初以来就已采取措施抑制证券市场过热,但仅仅降温一周后,投资者又开始大量买入十年期国债。今年八月初,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被告知要大量出售所持国债,但增加的供给很快被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抢购一空,价格再涨而收益率仍被压至低位。随后,中国银行间市场监管机构8月7日点名批评了江苏省四家农村商业银行,称它们涉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操纵市场价格。



图为位于北京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总部大楼。中国央行自今年七月初以来就已采取措施抑制证券市场过热,但仅仅降温一周后,投资者又开始大量买入十年期国债。(路透社)


债券收益率低,央行为何焦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央行表示,担心债券市场的突然逆转可能给抢购债券的小型金融机构造成巨额损失,再现去年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崩盘事件的情况。但经济学家们认为,这些担忧被夸大了。

报道还援引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央行对低债券收益率的焦虑令人费解。因为,较低的长期借贷成本正是各国央行在寻求刺激经济增长和推高通胀时通常采取的措施,这也是中国正需要的。这可以令政府借贷成本降低,继而降低财政扩张的成本。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经济预测中心经济专家俞伟雄告诉本台:“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发行10年公债,取得比较低廉的借款成本,用这个钱来收拾很多过去过度投资造成的一些问题。”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央行试图通过抑制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跌,来消除围绕中国经济的通缩担忧,但这种微调无法取代增加政府开支和其他促增长措施。

俞伟雄也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内外交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家庭不敢消费:“如果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都不敢消费,企业就没办法赚钱,企业就会更加萎缩、倒闭,这会让整个中国经济恶性循环加深。” 他表示,中国现在的情况很类似于日本所经历的“失落的十年”。

央行干预背后所透露的政治信息

华尔街日报》还指出,经济学家们怀疑,造成中国央行干预的真正原因是国债炒作背后,传递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缺乏信心的信息。这与当局宣扬的经济光明论相悖, 会让中国当局感到难堪。更糟糕的是,这种悲观看法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会削弱消费者的支出意愿,而更愿意储蓄,还会打击企业的投资和招聘热情。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07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