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史海:台湾曾两次距原子弹仅一步之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蒋氏父子先后两次研制核武器,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确实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1987年年底,台湾曾距原子弹“一步之遥”,有关专家当时曾指出:再有一两年时间,台湾就能造出原子弹。


  蒋介石下令发展核武器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台湾当局。蒋介石非常惊恐,急切要求美国彻底摧毁大陆的核设施,企图依靠美国人扼杀祖国大陆迅速壮大的核能力。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暗下决心建立“自力自主”的军事工业,独立发展核武器。1965年7月,蒋介石下令拨专款1.4亿美元,用于核武器和陆海空三军各种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军方据此拟订了有关发展核武的“新竹计划”,主要内容为:以12年时间,购买一具重水反应炉、一家重水生产厂、一家重水分离工厂,德国西门子公司当时曾为台湾设计及建造前述三项的费用也进行了估价。时任蒋介石科学顾问的吴大猷却坚持反对这项计划,他建议把核子方案交由民间的原子能委员会管理,接受国际原子能总署的和平用途条件,借此从美国购得重水,再图其他发展。这个建议得到采纳,于是台湾的“原子能委员会”开始掌管核能发展。

  为了尽快获得技术援助,台湾借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幌子与当时世界上核能研究较为先进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密切接触。如,1966年2月中旬,“台湾核能研究所”所长郑振华和一位副所长前往以色列,并在以色列科学家的陪同下参观了其核设施。1968年4月13日,美国专门在台北举办了“原子能应用示范展览”,通过展览,协助台湾解决了部分科学技术问题。


  1968年7月1日,研制核武器的主力,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中科院”直属 “参谋总长”领导,首任院长是前“国防部”次长、剑桥大学留学生唐君铂。 “中科院”拥有一支庞大的科研和技术队伍,编制有科研人员6300人,技术人员8500人。台湾搜罗了大批高素质科技人员到“中科院”供职,巅峰时候,“中科院”科研人员中博士学位的有400人,硕士学位的有2800人,大学本科学历的高达7000多人。“中科院”下设4个研究所和6个研发与制造中心,其中第1研究所即为“核能研究所”。


  第一次核武梦的破灭

  台湾全面启动核武器研制工作后,遇到了两大技术难题,一是缺乏技术设备,二是缺乏核原料。为此,台当局设法引进设备建立了两座核电站,并从加拿大进口了一台4000万瓦特的核反应堆供“中山科学院”使用。为了提炼出高纯度的浓缩铀,台湾首先以供核电站使用为由,从国外进口作为发电原料的浓缩铀。但是,由于核电站使用的浓缩铀纯度一般是50%至60%之间,而生产原子弹至少要达到纯度80%以上,这就需要偷偷从进口的原料中提炼出核弹需要的更高纯度的浓缩铀,为摆脱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监察,台湾于1971年12月宣布退出国际原子能委员会,这也向国际社会暴露了发展核武器的野心。

  美国视台湾为其小伙计,把保护台湾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甚至于1957年曾秘密把“斗牛士”战术导弹和核弹头运进台湾。但出于垄断核武器的一贯思想,同时也害怕台湾用核弹惹祸而把自己拖下水,美国强烈反对台湾发展核武器,双方的核技术合作也只限于核电站研究等民用项目。自70年代后,美国对台湾当局的举动有了警觉,对其核计划的限制也日益加紧。1972年1月台湾核能研究所的重水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点,9月燃料原件厂完工,都引起美国注意,尼克松曾威胁要派人去台拆除核处理设施。台湾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由蒋经国出面,公开承诺不从事核武器研究发展。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