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房屋貸款: 研究:中國對非洲貸款額度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研究:中國非洲貸款額度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https://t.co/bSq2Xp6JG4 pic.twitter.com/AtMBGMpIro—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September 1, 2024


據《南華早報》報導稱,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去年,中國貸款機構向非洲國家發放了自新冠疫情之前以來最大的貸款額度。

然而,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編制的數據,雖然46.1億美元的貸款額是2019年以來的最高值,但仍只是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初期向非洲國家提供巨額貸款的一小部分。該中心更新的“中國非洲貸款數據庫”顯示,2013年至2018年期間,每年的累計承諾額超過100億美元。去年的貸款提供給了八個非洲國家:安哥拉、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埃及、厄立特裡亞、馬達加斯加、尼日利亞和烏幹達。


中國貸款機構還通過非洲進出口銀行和非洲金融公司等多邊平台向非洲提供融資,主要用於中小企業和貿易融資相關用途。貸款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非洲的融資活動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迷後開始復蘇,也可能表明中國正在修訂“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計劃。

最新的貸款數據於周四公布,此時距離下周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中非合作論壇(FOCAC)還有幾天時間。中方歷來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作出巨額資金承諾,為港口、鐵路、電站大壩和高速公路等非洲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

8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回復非洲50國學者來信時,呼吁他們為“全球南方”和中非合作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他強調說,“中國非洲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形勢,中國非洲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要加強團結合作”。

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的數據還顯示了一個新趨勢:中國貸款機構通過非洲的多邊金融機構進行轉貸。去年,超過一半的貸款總額——25.9億美元——提供給了非洲的多邊銀行以及埃及的國有銀行。相比之下,該數據庫顯示,2000年至2022年間,中國非洲的貸款中只有不到6%流向了非洲大陸的金融部門。這項研究稱,“中國貸款機構對非洲金融機構的關注很可能是一種風險緩解策略,以避免受到非洲國家債務挑戰的影響”。

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之一、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數據分析師恩格爾(Lucas Engel)說,通過非洲中介金融機構輸送資金,“中國可以與信用評級高的實體接觸,同時將‘挑選贏家’的工作外包給對非洲市場有更深入了解的行為體”。


去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向三家非洲地區借款人和埃及國民銀行(一家開發銀行)提供了兩筆總價值7億美元的貸款,用於向中小型企業提供轉貸;還提供了兩筆總價值9 億美元的貸款,用於貿易融資。這項研究報告稱,埃及央行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獲得了額外的70億元人民幣(約合9.88 億美元)貸款,用於流動性支持。該研究稱,2000年至2023年間,中國貸款機構共向49個非洲國家政府和7個地區借款人發放了1306筆貸款,總額達1822.8億美元。

安哥拉仍是中國貸款的首選非洲國家,共獲得460.5億美元,其次是埃塞俄比亞、埃及、尼日利亞、肯尼亞、贊比亞、南非、蘇丹、加納和喀麥隆。這10個國家的貸款額占中國貸款機構在上述年份所承諾貸款總額的68%。在此期間,中國貸款主要投向非洲的能源行業,共獲得627.2億美元,其次是交通、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金融行業。


2000年至2023年數據庫顯示,在能源貸款中斷兩年後,中國貸款機構去年向非洲三個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了總價值5.0198億美元的貸款。該研究稱,這些貸款規模相對較小,符合中國最近在支持具有環境和社會效益的項目時轉向“小即是美”的做法。

研究人員寫道,“對這些項目的支持也進一步證明,中國打算兌現習近平2021年的承諾,即停止資助國外新建燃煤電廠,轉而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資助”。恩格爾說,雖然很難預測本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的承諾款額,但“可以肯定的是,與早期的中非合作論壇相比,承諾款額將更加多樣化,涵蓋更多的合作領域”。

恩格爾表示:“這些數據表明,隨著中國努力應對國內經濟挑戰,非洲也在與債務作斗爭,中國正在尋找新的途徑與非洲建立更可持續的經濟聯系,而不僅僅是為基礎設施提供貸款。中國也越來越意識到非洲對中非貿易逆差、中國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實踐以及氣候變化的擔憂”。

但恩格爾指出,在涉及作為“一帶一路”早期特征的大額基礎設施項目時,中方似乎更不情願。恩格爾分析稱:“數據顯示,如果這些項目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而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合作伙伴正在施加政治壓力,中國會支持這些項目。盡管如此,隨著大流行病之前的項目管道逐漸清空,我們不太可能看到更多由中國出資的大型項目”。

恩格爾說,考慮到非洲的債務問題、中國國內的經濟問題以及中國貸款機構日益增長的風險規避意識,“我們不太可能再看到像‘一帶一路’初期那樣每年超過100億美元的承諾額”。不過,他指出,2023年的數據表明,北京決心保持與非洲的經濟聯系,並正在嘗試各種戰略,以使這些聯系更具可持續性和韌性。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