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专访《人类简史》作者:未来10年,学什么不会失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一份合理的安排是8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另外8小时自由娱乐。可我们却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或者是另一个极端——不知不觉,时间就不见了。


互联网危机感始终笼罩着年轻人。在老一辈看来,Z时代青年玩转网络、懂得很多,能做到许多他们做不到的事;但年轻人在互联网里泡得越久,越觉得自己好像永远2G网速,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焦虑感的背后,无处不在的算法却永恒地奔跑着,新闻永不停歇,市场永不休市,社交网络永远运转。


算法带来了强烈的社交媒体倦怠。我们通过大数据系统打分选择衣食住行,通过电子屏幕待在算法为我们准备的信息茧房里,甚至通过虚拟的聊天软件建立和真实的人的连接——却还时常有种搭不上时代列车的感觉。

十几年前,尤瓦尔·赫拉利撰写《人类简史》时就已经做出过这样的预言:几千年万年来,人类能够站在智人顶峰、发展进化出繁荣的文明就在于我们拥有讲故事的能力。我们能够创造并相信虚构的概念,诸如法律、宗教、公司和国家,它们有效地维持着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

然而,计算机的发展却可能超越人类在决策、数据处理和创造力方面的能力,逐渐取代人类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这个预言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2018年他开始撰写新书《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伴随着人工智能大爆发的背景,他更加关心这会对普通人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是有机动物,按照昼夜、夏冬的有机循环规律生活,有时活跃,有时放松。但现在,我们被迫生活在永不休息的计算机主导的环境中。它们也逼迫着我们保持永远活跃——但如果你强迫一个有机体永远活跃,结局一定是崩溃而死。”尤瓦尔·赫拉利对36氪“后浪研究所”说。


很多年轻人也意识到信息网络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他们开始主动训练算法、挑战XX天不用手机、戒断网络、不用社交媒体——但人不可能逆势而为,永远隔绝算法。在信息时代,如何与不确定性和焦虑自处是每个人必修的课题。

这本新书正是关于一个碳基生物在硅基世界中,应该如何做好准备来适应这个无机硅芯片主导的世界。36氪“后浪研究所”采访到尤瓦尔·赫拉利,和他聊了聊中国年轻人时代情绪的变化,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5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9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8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