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真正的現代教育,只能是愛的教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感兩則。




眾所周知,秦始皇趙正是一個特別勤政的人,每天要閱讀批示海量的公文。《史記》記載趙正每天至少要處理“一石”簡牘。先秦史學者王子今先生據此推論認為,“(趙正)每天必須處理的‘書’,竟然超過 30 萬字。這真是驚人的閱讀量!”很多人據此為秦始皇鳴冤,說如此勤政的皇帝居然被罵了兩千年暴君,真真是豈有此理。

實則這種鳴冤邏輯才是真正的豈有此理。就秦制政權而言,皇帝勤政必然是大壞事。說趙正每天至少處理“一石”簡牘的原始出處,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所載侯生與盧生的談話。這二位方士化的儒生眼見趙正開始焚書,覺得未來必定焚人,遂決定逃離鹹陽城。逃離前二人對趙正有一番批評,其中一條便是“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衡是計量裝置,石是當時的一百二十斤,換算成今天的重量約為30公斤。意思是趙正批閱文件的方式是按石算,幹起來昏天黑地不分晝夜,不批完絕不休息。王子今先生據此認為,哪怕趙正每天只“衡石量書”一次,也就是只批閱一石簡牘,按出土竹簡的重量與字數比,這30公斤文書也應有30萬字之多。


簡牘翻閱起來遠比紙質書籍費力,趙正當然不可能每天看三十萬字的簡牘。他做皇帝,絕不是為了將自己累死。據出土文獻可知,秦朝的簡牘文書制度,是一份竹簡只寫一件事且須附有提要,以供皇帝御覽。趙正批閱的,其實就是那簡短的內容摘要。讀完內容摘要後覺得有必要重點關注,才會去讀簡牘的詳細內容,否則便略過不看。若摘要僅相當於正文的十分之一,則趙正的真實閱讀量不過是每天約三萬字而已。

其實,關注趙正的閱讀量進而贊譽其勤政,早已偏離了侯生與盧生對趙正的批評。讓侯生與盧生感到恐懼的,是趙正通過大量審批文書,對秦帝國的運作實施事無巨細的幹預。這種勤政模式一旦啟動,即意味著權力高度集中於一人,即意味著以一人之智為天下之智(專業人士統統靠邊),以一人之私欲逆天下之大欲(無可遏制地要將自己的“雄才大略”付諸實踐)。類似的恐懼,太史公在漢武帝年間也曾感受過。所以他比對今昔,在《史記》裡高度贊譽呂後,說呂後雖然在高層政爭中殘暴血腥,但對普通百姓而言,她和惠帝統治的時期“政不出房戶”,對底層百姓而言卻是個相對更好的時代。侯生與盧生對趙正的勤政深感恐懼,太史公對呂後的怠政不吝贊美,皆是基於對秦制政體權力結構及其運作邏輯的深刻理解。他們活在秦制之中,不會因勤政而贊譽秦制君王。




仇恨教育與專制統治是一對難分彼此的連體怪胎。斯賓諾莎說過,“仇恨永遠不會是好東西”,仇恨教育當然更不可能是。遺憾的是,仇恨教育在這個世界極為常見。波蘭人在近現代便曾長期深陷仇恨教育的泥潭。當波蘭恢復為正常國家後,該國的思想史學者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Leszek Ko?akowski,1927-2009)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所有的極權主義制度總是需要將仇恨作為不可替代的工具呢?”

這是發人深省的提問,也是裡程碑式的反思。出現了這種提問,意味著波蘭不僅在制度上有所糾正,且正試圖修復殘破的文化基因,以消除悲劇重來的可能性。科拉科夫斯基的思考與回答也非常精彩。他說:“它們(極權)需要仇恨,不只是為了軍事動員而保持適當的准備,甚至主要地不是把人的絕望、失望,以及集聚起來的攻擊性引向他人,並由此把他們鍛造成自己的武器。不是的,仇恨的欲望可以通過這樣一個事實解釋,即它從內心毀滅了那些仇恨的人。它使得他們在針對國家時在道德上無助;仇恨很像是自我毀滅,或者精神自殺,因此它徹底消滅了仇恨者之間的團結。‘盲目的仇恨’這種說法是多余的,沒有其他種類的仇恨。因為,與愛相似,仇恨至少以它的完整的形式占據著整個人類精神領域,所以它可能顯得是整合人格的一種手段。但情況恰恰相反,這一方面表明愛與恨的不對稱性,另一方面表明了沒有任何極權主義國家能夠放棄仇恨教育的理由。仇恨的純粹消極性,使所有的人類交流癱瘓,也破壞了人格的內在統一,因此,它是解除人類靈魂之武裝的不可替代的手段。”(《經受無窮拷問的現代性》,2013,P281)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