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肠息肉狂冒 靠吃鱼获奇效 医曝关键好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名50多岁男子,连续3次大肠镜检查都找到逾10颗以上的息肉,更揪出零期大肠癌。医生就建议他,饮食上除了要多吃蔬菜外,肉的来源应全改成鱼类。结果按此调整后,再次追踪时,其息肉数量竟大幅减少,最后甚至完全没有。依国外研究指出,每周吃较多鱼的人,比起较少吃鱼者,罹患大肠癌机率显著较低,推测与其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关。


肝胆肠胃科医生杨子纬在《健康好生活》节目上表示,该男子首次就诊是因粪便潜血呈阳性,所以要进一步做大肠镜,结果一做不得了,大概切了20多颗的息肉,耗费1个多小时的时间。且其中1颗更被确认是原位癌,也就是第零期,再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真正的大肠癌。

杨子纬接著说,之后安排患者半年后进行追踪,结果又长出10几颗息肉,再次将其全部切除;未料,再过半年,息肉又长了10几颗,病人感到非常疑惑,因为自从第一次检查出原位癌后,他已经戒掉烟、酒、槟榔,只差没吃素而已,不解为何息肉仍一直生长。


杨子纬表示,大肠会长息肉原因很多元,除了基因外,跟生活习惯也大有关系。于是他就建议男子,增加蔬菜摄取量,并将肉类来源全改为鱼类。后来第4次追踪时,患者息肉数量减少到只剩5颗;第5次追踪,就完全没有息肉了,令其非常高兴,并继续按照此饮食方式进行调整。


杨子纬指出,吃鱼防大肠癌是有科学根据的。根据一项长达近15年的研究,涵盖英、法、德等10个欧洲国家的52万名参与者,并追踪其日常饮食习惯,包括鱼的摄取量及种类。结果发现,每周摄取鱼和贝类总量超过357克(约2~3份)的人,比每周低于65克(约1份)者,罹患大肠直肠癌的风险降低了12%。

杨子纬说,即使每周摄取100~200克鱼类,罹患大肠直肠癌的风险也降低了7%。此外,研究还提到,脂肪含量高的鱼类,其防癌效果略优于脂肪含量低的,但单独贝类的摄取量,与罹患大肠癌风险则无关。




而吃鱼之所以能防大肠癌,杨子纬表示,研究推测与鱼类中的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关;另外,鱼类还富含维生素D、B12及硒、特殊胺基酸,也都是可能的原因。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