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什麼中國經濟不景氣 旅游的人卻越來越多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十一假期第一天,大陸各旅游景點都是人從眾。 大陸自媒體“根號參”好奇,如果大家都沒錢了,那旅行團裡都是哪來的人? 各大旅游景點為什麼還那麼多人? 相反的是,社會上裁員一片哀嚎,不少朋友都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抱怨經濟形勢不佳,工作不好找、收入減少,可是到了周末和節假日,各地的旅游景點和餐館卻異常火爆,擠滿了人頭。 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些網友分析說,這其實正好可以說明目前的確存在失業問題。 失業後,一些人手頭還有積蓄,會選擇旅游放松心情,另一些人雖然遇到經濟困難,但通過節省開支,也能參加一些經濟實惠的旅行

這些解釋很有道理。 它揭示了“失業”和“沒錢”是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 前者是宏觀經濟問題,後者與個體經濟狀況密切相關。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用總體環境判斷個人情況。 其實,這也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和支出方式的多元化。


對一部分人來說,旅游娛樂是提升生活質量必不可少的途徑,哪怕環境不佳也會想方設法去實現,對另一些人則可能會更加審慎節約開支。 人們的選擇取決於多種因素。

所以說,不能因為自己覺得“沒錢”,就斷言別人也一樣。 生活壓力固然存在,但對不同人影響也不同。 經濟形勢不樂觀,不代表每個人都沒錢,經濟是反應更加宏觀的問題,每個人的生活是具體而鮮活的,就像天氣預報說晴天,並不代表每個地方都出太陽。



觀察下來,發現報復性旅游的基本都是以下三類人群:

一、窮游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旅游的大頭消費,一是景區門票,二是來往車費,三是酒店住宿。 但隨著越來越多旅游公司和景區推出了優惠政策,如門票打折、低價旅游團等,這使得旅游變得更加經濟實惠,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而窮游的人,抓住了這種優惠,能坐地鐵公交、絕不打車,能去免費玩、絕不去收費景點,到另一個城市游玩,晚上搭臥鋪火車過一夜,不影響休息,第二天白天直接游玩,需要住宿,就多喊幾個人擠擠平攤。

尤其現在的大學生,網上找各種游玩攻略,周末兩天跑完十幾個景區,吃遍幾十種美食微信步數怒刷大幾萬,連住宿都省了。 重要的是,一定要狂發朋友圈,“毛坯的人生,精修的朋友圈”,便是如此。

二、可以釋放情緒價值


在經濟下行周期,除了財力壓力之外,人們還承擔了超出以往的身體壓力和心理壓力。 無論是行業的創新領導者,被迫面對失業、裁員的人,還是在公司內卷、動彈不得的打工人,大家面向未來的共同感受是不確定性在增加。 焦慮與不安、甚至戾氣的情緒更為顯著。

在身體健康上,疫情後的幾年,年輕、年長都普遍感覺到抵抗力在下降,每年各種流感中招不斷,身邊朋友的父母也是被檢查出各種癌症等疾病。 對於壯年而言,工作內卷導致身體上的疲憊感更為明顯。

還有一些退休有錢有閒的老人們,生活過得那叫一個瀟灑。 每個月領著大幾千上萬的退休金,日常又沒有太多需要花錢的地方。 幾個十幾個老伙伴,抱團全國各地旅游,享受美食、欣賞風景、記錄美好生活。 年輕時沒機會體驗的,通通都要享受回來,要多開心有多開心。

旅游作為性價比很高的身心放松的方式,在節假日期間被引爆就不足為奇。 人們期待通過短暫假期的逃離來放松自己,重新補足能量。

三、被關瘋了的打工人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