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哈佛: 哈佛揭5大發炎地雷食物 常吃恐增罹癌心血管風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慢性發炎是許多疾病生長的根源。對此,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分享,哈佛大學曾進行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最終歸納出5款發炎地雷食物,分別是油炸食物、精致的谷類、含糖飲料、豬油,以及加工肉品,皆為體內發炎物質的原料,經常食用恐使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醫生李建璋在《健康雲之道》節目上表示,現代人主要死因像是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實際上都跟發炎密切相關。經大規模研究檢測發現,當體內發炎物質濃度較高時,罹患上述3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而發炎物質又跟攝入食物有相關性,因此,俗話說“人如其食”,可說完全不假。

李建璋進一步提到,哈佛大學曾進行一項為期20年的研究,共有10多萬名護士參與,除了每天記錄飲食內容外,每個月還得抽血寄回去哈佛,執行過程十分嚴謹。他說,從開始攝入食物到生長癌症,可能約要10~15年的時間,因此,若沒有長期的追蹤,其實很難去斷定它的因果關系。


李建璋說明,該研究主要是針對身體發炎的細胞激素與C反應蛋白,分析它們與飲食間的關聯性。最終發現有5大地雷食物,容易造成身體的發炎反應。首先就是油炸食物,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像是采用豬油等動物性油脂去炸食物,可說是超強發炎物質,因此像是薯條炸雞等少吃為妙。


其次是精致的谷類,李建璋指出,例如米飯、面、蛋糕、面包等,除了升糖指數(GI值)較高外,也會使發炎指數上升;再來是含糖飲料,在於糖為發炎的觸發物質,容易誘發體內慢性發炎反應;另外是前述所提的豬油,其發炎指數更是高;最後為加工肉品,包含火腿、香腸、培根、雞塊等。

李建璋說,上述這些食物都是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可成為體內發炎物質的原料,進而造成發炎反應。而像是深海魚油或海鮮類的油脂,則多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比較不會形成發炎物質。


然而,日常生活要完全舍棄這些食物,不免有些困難,該如何拿捏?李建璋說,若發現每天飲食都出現上述5大地雷時,就該試圖去進行調整。他強調,其實飲食調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以逐步減少攝入這些致發炎的食物。而該項哈佛研究也提到,只要改變飲食習慣、戒除煙酒、維持規律運動,就有機會多活健康的10年。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