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諾獎得主:3項劃時代挑戰襲來 美國卻在夢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紐約時報》17日刊出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的客座評論〈美國在於經濟風暴之中夢游〉(America Is Sleepwalking Into an Economic Storm)。 雖然通貨膨脹看似得到控制,就業市場也保持不錯的表現,連低端工作機會的薪資都在上漲。 但艾塞默魯警告“這只是曇花一現,經濟風暴即將來臨”,“對於人口老化、AI崛起、新全球化三項挑戰,美國人尚未做好准備”。


著有”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自由的窄廊》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艾塞默魯指出,“人口老化“、”AI崛起“以及”全球經濟的重整“這三項劃時代的變革將重塑美國經濟。

不過艾塞默魯也強調,究竟這三項改變將如何改變勞動階級的生活,至今未被人們充分理解。 尤其1970年代以降,美國工資不平等的現象激增、低端薪資停滯或下降的情況可說前所未見。 如果面對這些挑戰能夠應對得宜,除了工作面貌的改變,包括生產力、薪資與工作機會也將得到改善(過去的電腦革命也曾有過類似的願景,可惜從未實現); 要是應對失當,恐怕高薪工作、經濟發展恐怕會受到更嚴重的打擊。


艾塞默魯認為,未來5到10年的決策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但他批評美國功能失調的政治體系日益短視,恐怕無法對這些變化做好准備,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川普(Donald Trump)在這次選戰中也沒有認真關注這些問題,更看不到沒任何政黨提出全面計劃來進行必要投資,協助美國的勞動力應對未來的挑戰。



人口老化


艾塞默魯指出,美國勞動人口從未老化的如此嚴重。 2000年時,在每100位處於黃金工作年齡(20至49 歲)的美國人中,約有27位超過65歲; 到了2020年已增加到39位。 由於這些變化主要是由生育率下降所造成,因此美國勞動人口的成長速度也放緩的非常厲害。 如果進入美國移民減少,只會助長人口老化問題,但包括制造業和建築業都需要勞動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勞工的體力和耐力都會開始衰退。 此外年輕人也更具企業家精神,願意承擔風險,這也是美國需要的人格特質。

過去三十年,日本德國韓國的人口老化速度幾乎是美國現在的兩倍。 艾塞默魯認為,美國可以跟這些國家取經,好消息是,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速度並沒有明顯受到拖累,那些依賴勞動力的產業(包括汽車、機械工具和化學品)也沒有受到影響。 艾塞默魯認為,這是因為日德韓這些國家引進了工業機器人和其他自動化技術,並且訓練工人接手自動化的新職務,這些做法有效提升生產力,甚至連工資也持續增加。


艾塞默魯批評,美國雖然對機器人的投資快速增加,但卻沒有對人力進行足夠的投資,這讓勞動力並未准備好接受新的任務。 尤其是台積電赴美設置的半導體制造廠,也因此造成進度落後。 如果美國找不到方法將新機器與受過訓練的勞工進行有效的結合,過去能夠提供高薪、穩定職位的制造業將面臨更大的痛苦。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最狂熱的支持者主張,AI是所有科技顛覆之母,是數位時代的頂峰。 但艾塞默魯認為,除開對於那些超級演算法的炒作,AI所面臨的挑戰與人口老化非常類似,而且美國同樣有可能錯失良機。 艾塞默魯指出,為人類決策者提供更好資訊的AI不會那麼快完成進化,可能要到2030年代中期才能感受到AI的真正影響。 至於影響是好是壞,端賴企業和勞工是否做好准備。

艾塞默魯認為美國需要國家級的AI戰略,讓AI不僅能使工作自動化、讓勞工退居幕後,更能為創造新的任務與能力。 就像亨利・福特(Henry Ford)創造的汽車工業不僅僅運用更先進的機械,也引進了一系列需要由熟練勞工執行的維修與保養工作。 無論是承辦貸款或處理人資的辦公室白領、試圖解決問題的科學家或記者、或是處理故障和其他現實問題的電工與木工,如果我們能獲得更優質的資訊,大多數人都能提高生產力、並且擴大我們的工作范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