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人贩子余华英的罪恶生财之路:卖亲骨肉牟利5000元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重庆市大足区智凤街道茅里堡社区,在秋阳的照耀中,是一个宁静而温暖的村庄。


今年61岁、涉嫌拐卖17个孩子的“人贩子”余华英,正是40年前从云南大理嫁到这个村子的媳妇。在案件没有曝光之前,村民们记忆中的余华英不务正业,沉迷于打牌,经常不回家,但没有人能把这个体型瘦削的女人和拐卖十几个孩子的恶魔人贩子形象联系起来。

法律文书显示,1993年至2003年期间,余华英伙同其丈夫王某文和情夫龚某良在贵州、云南、重庆等多地流窜作案,物色儿童进行拐卖。得手后将被拐儿童带至河北省邯郸市,通过他人介绍,寻找收买人进行买卖,以此获利,10年间共拐卖儿童17名。


10月25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极目新闻记者走进茅里堡社区,听亲属和村民们回忆人贩子余华英的过往,大家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得知判决结果后,其一名亲戚沉默良久后说:“判了死刑是好事,免得再出来害人。”



余华英户籍所在地的村子(极目新闻记者邓波摄)

卖亲生骨肉走上犯罪道路


余华英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人,1963年12月29日出生,家中排行老四。她家庭条件不宽裕,读了两年书后,母亲去世,只好辍学回家务农。17岁那年,余华英的父亲也去世了。

1984年,21岁的余华英在云南大理游玩时与重庆大足籍男子王某文相识。后来两人结婚,她便跟着丈夫回到重庆的老家落户。三年后,余华英生下一女。

茅里堡的多位村民称,那时两人的风评不好,王某文小偷小摸,还偷过那年代很贵重的彩电,后被人告发,抓去坐了牢。




10月25日,押送余华英的囚车(图源:央视新闻)

王某文此前的大嫂(王某文兄长去世后,大嫂已改嫁)回忆,早年间王某文挑担子外出补鞋谋生。余华英则脸型瘦削,个子挺高,穿着朴素,但更多的印象是,他们两口子常年不在家,亲戚间多年来都没有来往,“两口子只种了一年庄稼,后来听说王某文因小偷小摸劳改了,女的就出去打工了。”

1992年,王某文涉嫌盗窃被抓,余华英母女俩断了生活来源。为了生计,29岁的余华英将女儿放在亲戚家,只身前往大足县城一家面馆打工。打工期间,余华英结识了人称“龚木匠”的龚某良,相差20岁的两人开始同居。有村民认为,丈夫王某文对余华英的影响很不好。也有人觉得,余华英在外出打工后被“裹”坏了。

和龚某良同居后,余华英于1992年生下了一个男孩。谁都想不到,这个亲生骨肉,成了余华英和龚某良犯罪的开端。余华英在法庭上供述,当时两人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抚养这个孩子,加上各有家庭,于是商量着把孩子卖掉。随后,这亲生骨肉被他们带到河北邯郸,通过中间人,以5000元的价格卖出。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29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