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再添新证,日学者发掘更多真相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记者注意到,日本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笠原十九司在2024年第三期《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上发表论文《史料发掘:南京大屠杀的现场与照片——基于一个日军炮兵的阵中日记和回想录》。论文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芦鹏翻译。通过对永井的阵中日记、回想录,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现场照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笠原十九司


日本炮兵据《阵中日记》

写下《回想录》揭开真相

日本着名历史学专家笠原十九司是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东亚近现代史,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与日本历史学专家洞富雄、藤原彰等人组成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有深入研究。他长期以来持以严谨的态度治学着书,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着有《南京难民区的一百天》《南京事件》《南京事件争论史》《“百人斩竞赛”与南京大屠杀》等十余部个人专着。

笠原十九司在论文中提及,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讲述了他的父亲曾在中国战场从军,并留下了阵中日记与回想录、照片等资料的情况。这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深入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永井仁左右曾于1937年9月13日被征召入伍,作为独立野战重炮兵第十五联队的士兵,9月26日在上海登陆,参加了在上海的战斗。此后,他向大场镇、南市、无锡、常州进军,12月15日在南京及乌龙山附近参加过战斗。再往后,他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0年9月16日退出现役返回日本。在近三年的战地生涯中,他留下包括南京在内的大量资料,其所属部队的情况在现有的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中几乎未出现。

永井在战场上所写的阵中日记原本较为简略,大约20年前,他根据阵中日记写了一本回想录,其中记述了更为详细的内容。战争期间,普通日军士兵的阵中日记会受到上级军官的审查,特别是返回日本时审查更为严格,永井在阵中日记中没有直接记述其目击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但是他在回想录中将其写了出来。作为一组同时具有原始记录及回忆解读的资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永井生前一直细心保管他的军队手牒。军队手牒又称军队手帖,是日军配发给陆军下士官的身份证明和履历书,日军士兵从入伍到退役都必须随身携带。其中关于调动、晋升、赏罚、战斗经历等内容,均由中队主管人事的人负责记录,士兵的全部从军经历一目了然。


笠原十九司曾在《国民政府军的构造与作战——以上海、南京战为例》一文中提到,蒋介石根据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为团长的德国军事顾问团的计划和指导,在上海上海至南京之间,尤其在南京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而日军轻视这一点,轻率地发起上海之战,遭遇到预料之外的苦战。在长期化的战斗中,日军死伤人数持续上升,独立野战重炮兵第十五联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迅速组建并投入上海战场的。

强行实施南京攻略战,

尸横遍野金陵泣血

笠原十九司说,永井在阵中日记与回想录中,真实记录了日军轻视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军力,轻率地在上海开战,在作战准备和补充兵员不足的情况下,逐次投入战场。由于增派的都是预备役、后备役这些战斗力弱的“老兵”,结果导致日军损失巨大等上海战役的实相——钢盔只配发了五分之一,军服只有冬装,因为粮食补给不足,就在当地掠夺。面对上海郊外四处延伸的中国军队坚固的碉堡阵地,炮兵明显不足。永井所属的独立野战重炮兵第十五联队虽然号称“唯一的机械化部队”,但从“八发大队长”的故事可以看出其炮弹不足。此外卫生环境也相当恶劣,导致全体人员都患上痢疾。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