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张爱玲和李香兰合影背后,隐藏着这么多往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数学不算好,虽然小时候考试过得去,于数字上却是十足的糊涂蛋。这个问题体现在具体生活上,便是时常买尺寸不对的东西回家,比如有次想买只洗脚桶,结果某日到家,门口立一庞然大物,原来尺寸看错,买了一只足供两人洗澡的洗澡木桶。写作中遇到年代和人物年龄,也时常会出错,最离谱的错误是某次发表小说,到终校编辑忽然发现主人公的年纪中间被我少算十年,大惊失色,还好校正,否则贻笑大方,还得害编辑扣钱,实在不好意思。


当然,如果发挥一点阿Q精神,我就会撒娇说对数字不敏感且糊涂的作家也不止我一个的——比如张爱玲

在《对照记——看老照相簿》里,那张顶顶著名与李香兰的合影,张爱玲这样写道:


1943年在园游会中遇见影星李香兰(原是日本人山口淑子),要合拍张照,我太高,并立会相映成趣,有人找了张椅子让我坐下,只好委屈她侍立一旁。《余韵》书中提起我祖母的一床夹被的被面做的衣服,就是这一件。是我姑姑拆下来保存的。虽说“陈丝如烂草”,那裁缝居然不皱眉,一声不出拿了去,照炎樱的设计做了来。米色薄绸上洒淡墨点,隐着暗紫凤凰,很有画意,别处没看见过类似的图案。——《对照记——看老照相簿》

她絮絮叨叨写了那么多祖母老被面做的裙子,带着一点得意洋洋的记忆犹新。可惜却把最重要的时间地点统统弄错。1943年的张爱玲初出茅庐,李香兰则凭借在《万世流芳》中演唱的“卖糖歌”成为真正的实力顶流,两个人这样拍照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篇照片实际上拍摄于1945年7月21日,活动也并不是“园游会”,而是《杂志》月刊社主办的“纳凉会”。


手边恰好有《杂志》,一翻就知道,确实是1945年8月,算是封面报道之一。




这期《杂志》很好看,这篇《纳凉会记》之前,有包天笑写的《六十年来饮食志》,还有石挥写的小说《大杂院儿》。

我想好好解读一下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纳凉会记》请到李香兰,是因为她在这一年的五月末来到上海,此行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开拍卜万苍和李萍倩的电影,一个是开演唱会,演唱会有好几场,六月在大光明连着开三场,算是比较小型的;8月8日在跑马场开的演唱会是露天的,比较大型。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