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大學生心理咨詢,被泄露給導師和家長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碩7年,木木在學校先後換過四位咨詢師。她所在高校的心理咨詢資源較豐富,學生需求也較大,由於每個學期的咨詢都需要重新預約,她總是約不到同一位咨詢師。

她沒想到,有的咨詢師會“告密”。


“沒有任何想要傷害自己與他人的表達,我始終不懂他(高校咨詢師)為什麼要突破保密協議。”木木說,她在第四段的咨詢過後,咨詢師將她對學校制度的不滿以及學業的壓力告知了導師。

這次泄密讓木木開始思考,學校咨詢師既是心理咨詢師,又是學校的員工,“他們更在乎的也許並不是來訪者的利益和福祉,反而是降低學校的風險。”

木木的經歷發生在許多學生身上,社交平台上,對高校心理咨詢的“勸退貼”在不斷增加,學生們分享自己被“背刺”的經歷,勸退想要嘗試高校心理咨詢的“同伴們”。

高校內的心理咨詢需求在增加。《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對近8萬名大學生的抑郁風險檢出率大約是21.48%。



《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學生群體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呈低齡趨勢


但學生們卻不敢踏入心理咨詢室。日前,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收集了高校學生填寫的7595份有效調查問卷,有16.27%的人有做心理咨詢的需求但並沒有去過,沒去過的最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學校咨詢室情況,不敢貿然前往”(占比44.86%)。

問題出在哪裡?

01


不被信任的心理咨詢

木木就讀於某雙一流院校,在她的學校,臨近期末往往是咨詢高峰期,她也總是在這段時間尋求幫助,因此很難約到同一位咨詢師。最初的本科階段咨詢時,咨詢師就跟木木詳細介紹過學校的保密協定以及保密突破的范圍,前幾次咨詢結束後,也從來沒有輔導員或導師找過她,因此木木一直很信任學校的保密制度。

“告密”發生在2023年第四段咨詢,由於學業壓力,木木情緒崩潰,盡管這位咨詢師並不像前幾位咨詢師那樣適合她,木木還是將自己的煩惱一件件說給咨詢師聽。令她沒想到的是,第四段第二次咨詢結束後,她突然收到了導師的消息。

木木一開始並不願意相信咨詢師泄密,第四段第三次咨詢時,她直接詢問咨詢師,咨詢師猶豫片刻才坦白自己將木木對學校的不滿告訴了她的導師。咨詢師解釋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是覺得導師也許能幫助木木度過這次情緒危機,但這讓木木感覺自己被“背刺”了。

木木解釋自己沒有去找導師溝通的原因,是與導師的談話總是在公開場合,暴露的環境讓她缺乏安全感,很多次談話她都會崩潰大哭,引起他人的關注,這讓她倍感壓力。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