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兒子靠不住,農村現在流行養女防老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作者|南風窗記者 何國勝

“你哥相當於嫁出去了,當初就不該同意他們結婚。”母親常跟女兒陳琳抱怨哥哥不管他們。


當初結婚時,父母為哥哥買房、辦婚禮花了30多萬元,並因此負債。而自從哥哥婚後住進了城裡,以自己新家庭為主,村裡父母的需求基本都由陳琳負責。

盡管陳琳並非親生,多年來,父母有什麼事都是聯系她,“家裡面需要電器或者生活用品什麼,都是找我,我買給他們”。哥哥過年也多是不回家,父母也不去城裡找兒子,因為岳父母跟他住在一起。

而陳琳也早已出嫁,有個兩歲的兒子。隔一年,她會帶老公孩子回去陪父母過年,有時也讓父母去她家過年。平日裡,她平均兩三天就會給父母打視頻電話,他們很高興。

所以很多時候,陳琳更像是“傳統意義上”兒子的角色。

在陳琳上一代人的經驗中,這樣的現象在農村是罕見的。長久以來,基於傳統繼承制度的“養兒防老”的觀念深植於一代代農村父母的頭腦,其中的“兒”是兒子,而非嫁出去的女兒。




長久以來,“養兒防老”的觀念深植於農村父母的腦中/新華社記者陳朔攝?????

而現在,農村父母的身邊圍繞著不少像陳琳一般嫁出去的女兒,共同甚至更多地承擔起了父母的養老責任,出現了所謂的“女兒養老”現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教師甘穎告訴南風窗,相較於城市多樣的養老模式和較有保障的養老金,農村大部分的老人都處於一種自我養老和依靠子女的狀態。


同時,少子化和當前不斷推進的城鎮化,使得兒子養老面臨壓力。此時,“女兒養老”以一種新的養老形式出現,既可以適當化解當前農村的養老危機,也提高了農村老人的養老質量。

01

隱去的兒子與顯身的女兒

陳琳今年28歲,老家在四川農村,父母是地道的農民,除了種地,在農閒時會去建築工地掙錢。

陳琳哥哥大她7歲,結婚已10多年,有2個孩子。哥哥自結婚後就進城生活,父母留在村裡。前幾年,陳琳嫂子生孩子後,母親本想去幫忙帶,但又怕婆媳合不來,最後是哥哥岳父母去的。

此後,岳父母就跟哥哥住在一起,也是打那起,哥哥跟父母的聯系變少了。“我哥不怎麼管我爸媽,他們也不好意思去找他。”陳琳說,父母擔心頻繁找兒子會影響他們夫妻關系。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