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百萬元抗癌藥"CAR-T能否走出醫保談判"僵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1月28日上午,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並公布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據悉,本次調整後,目錄內藥品總數將增至3159種,在今年談判/競價環節,共有117個目錄外藥品參加,其中89個談判/競價成功,平均降價63%。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通過“初步形式審查名單”的4款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產品均未進入新版醫保目錄。這也意味著,在國家醫保談判“50萬元以上不談,30萬元以下不進”的隱形門檻下,這種“天價抗癌藥”第四次嘗試沖刺醫保失敗。

而在醫保談判結果公布後,針對CAR-T連續多年折戟國家醫保談判的情況,華東醫藥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會根據實際情況,與同行一起就CAR-T產品在醫保支付方面進行不斷探討和努力,希望能夠使CAR-T產品早日納入醫保,惠及更多患者。藥明巨諾方面也表示,公司一直在爭取各種機會為患者服務。


高昂價格仍是限制CAR-T醫保准入的主要門檻

近年來,中國在CAR-T細胞療法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取得了顯著進展,逐步躋身全球領先行列。根據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Nova One Advisor的數據,2023年全球細胞療法市場規模已達到48.5億美元,預計到2033年將增至374.2億美元,未來十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67%,市場規模的擴大趨勢穩步上升。在中國,細胞醫療健康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142億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至1745億元,2023年至2032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32.1%。

在近期舉行的“2024第二屆浦江生物醫藥源頭創新論壇”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指出,目前在CAR-T領域內,中國獲批產品在數量上超過美國,在全球累計獲批的12個產品中,中國占了一半。他還表示,允許醫療機構對細胞藥物IT實驗數據用於注冊的政策幫助了CAR-T領域快速發展。

據記者梳理,目前國內獲批的CAR-T產品共有6款。除了馴鹿生物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注射液這2款CAR-T未參與今年國家醫保談判外,合源生物的納基奧侖賽注射液、科濟藥業的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華東醫藥獨家商業化)、復星凱特(現已更名為復星凱瑞)的阿基侖賽注射液、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均通過了今年的初步形式審查。根據公開資料,四種藥品的定價均在百萬元級別,其中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此前曾數次沖刺醫保目錄失敗。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國棟指出,在對新藥如此大規模資金支出的同時確保基金安全,一方面是靠科學合理的測算,通過談判准入確保藥品“質價相符”“物有所值”,另一方面靠的是醫保部門近年來的深化改革和系統治理,針對存量支出結構優化調整,在降低參保群眾負擔的同時,確保了基金安全。


王國棟強調,醫保局將繼續牢牢把握“保基本”的定位,在基金能負擔、患者可承受的基礎上,堅持目錄動態調整,完善規則程序,更好支持創新藥發展。對於CAR-T產品最終未能納入醫保的情況,王國棟解釋稱:“一些昂貴的細胞治療、基因治療藥物相繼上市,僅靠基本醫保制度難以完全支撐。”

11月29日,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CAR-T之所以屢次折戟醫保,主要還是價格的問題。企業方面不願意將價格降到醫保所期望的水平,同時醫保方面也存在一些固有限制。例如,醫保談判始終堅持“50萬元以上不談,30萬元以下不進”的價格門檻,既不願突破也無法突破。正是這種僵局導致CAR-T產品始終未能進入醫保目錄。


因此,如果企業和醫保雙方都無法作出妥協和讓步,實現雙向奔赴,那麼未來即便CAR-T第五次沖擊醫保,也可能會面臨類似的結果。

正在探索創新支付模式

在面對醫保准入的多次失敗後,相關企業也在積極嘗試其他途徑以提高CAR-T產品的可及性。多家CAR-T生產及商業運營廠商,均對記者表示,會繼續推動CAR-T療法在支付方式上的創新與探索,爭取使其能夠惠及普通患者。

王國棟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國家醫保局也在著力構建“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以更好支持創新藥發展。

“1+3+N”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即基本醫保、補充醫保、商業健康險以及各種創新支付方式的組合,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多樣的支付選擇。尤其是在商業保險及社會力量的補充下,有望為患者分擔更多的治療費用,使得CAR-T療法這樣的創新藥物能在未來逐步實現可及性。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