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热点话题:"天价彩礼"是传统婚俗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天价彩礼”是现代产物


进入现代社会后,彩礼的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缔结婚约的保证、原生家庭的财产再分配、新建家庭的经济援助”的性质。完成“礼”的媒介或者说道具也和古代一样,主要是对婚姻双方来说都比较贵重的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20世纪90年代的“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基本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百姓“量力而行”的习俗。

随着传统婚姻家庭价值观不断走向解体、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货币下乡”效应,彩礼不仅在形式上完成了从以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的转变,其根本性质也发生了转变,彩礼的本质变成了婚姻的货币化补偿,带有了浓厚的将人物化和商品化的倾向,相当于“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因为一方的货物具有某种稀缺性,因此另一方需要进行必要的货币化补偿,才能使交易顺利进行。


这种稀缺性越是强烈,则货币化补偿的额度就越大,天价彩礼应运而生。天价彩礼丧失了“礼”的本质,自然也和以“六礼”为基础的传统婚俗相去甚远,其经济学本质倒是更类似于前文提到的那种特殊的婚姻形式:买卖婚。

一些人认为天价彩礼是古已有之,天经地义,认为古代人娶不上老婆也要出天价彩礼,是典型的在用现代商业社会思维臆想古代农业社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贫穷通常是相对的,人总有可以出卖的东西,即使是穷人,榨一榨或多或少总是有的。

但在古代农业社会,贫穷往往是绝对的,因为小农经济的细碎性,穷人没有多少可以货币化的东西,可压榨的空间很小很小。以明清为例,从明朝中期开始,货币完成了“银钞易位”,白银是主币,铜钱退为辅币,绝大多数农民一生也用不到几次锭银,相当于一个现代人一辈子也用不到几次大额钞票,这样的赤贫,又怎么可能榨得出“天价彩礼”来呢?


在明代,一个赤贫者穷极无奈又要结婚的唯一办法不是自我压榨出天价彩礼,而是自愿卖身为奴。一旦他因为身强力壮而顺利卖身,主家就很可能会配给他一个女奴,但这样一来,他的后代就都是奴籍了。这样的社会环境,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因为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城乡环境中,“彩礼”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存在着,其中一些还保持着最古老的形态,而另一些则已经出现了“后现代”的倾向,把它们一概而论地称之为传统习俗,显然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武断之论。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29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