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財政惡化 中國地方政府強征富人"保護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英國《金融時報》29日發布調查報道指出,中國今年有82家上市公司的高階主管被地方政府濫加扣押,因為中國各地財政狀況惡化,地方政府亟欲對高資產人士安插罪名,強行收取罰款以充實公庫。此舉正在削弱人們對中國商業環境的信心,並醞釀另一場經濟危機,迫使北京加強監督。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中國上市公司揭露控股股東、董事長、執行長和其他高階主管被拘留的情況,金融時報檢視今年的相關資訊發現,在上海和深圳證交所上市的82家公司的高階主管被拘留,其中約有一半是被企業營運地點以外的地區或未具體地點的政府拘押,且一些個案幾乎沒有法律依據,這種做法被中國媒體稱為“遠洋捕撈”(long-range fishing)。

分析家指出,大量拘留可能與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惡化有關,在中國全國范圍的房地產危機中,地方政府的土地出售收入大幅下降,這場危機也拖累中國經濟成長。


一名中國頂尖投資家直言,某些地方政府正在審查居民的資產,以針對最富有的人進行罰款。他透露自己約10年也曾被迫向地方政府行賄,才能逃脫拘留;地方政府會指控這些高資產人士“在我的地區犯下違法行為,因此對你展開逮捕、讓你付出代價”,“我的朋友們正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迫,這就像一場全國性的勒索”。

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翁尤金(Eugene Weng,音譯)表示,他的一些客戶就曾歷過地方政府濫用執法行為,而這種做法正在削弱人們對商業環境的信心,“人們的焦慮感超乎想像,企業家現在只注重短期利益,不願繼續投資,只想盡快獲利了結,並將資金轉移到海外”。翁律師強調,這實際上使稅收和就業惡化,導致地方財政陷入惡性循環。




廣東省今年4月一份政府內部報告指出,自2023年以來,廣州市近萬家企業一直是其他地方政府“跨區執法”的目標,其中絕大多數案件涉及私人企業,“逐利”動機明顯,已讓這些企業陷入困境。一位北京企業家表示,拘留在企業高層之間引發恐懼, “當你認識那些被拘留的人時,就會變得可怕”。


中國不透明的司法體系加劇相關擔憂。許多高階主管被拘留的公司表示,公司本身及被拘留者的家人幾乎沒有收到相關案件的資訊。

對於這個亂象,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本月坦言,“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門濫用行政裁量權、執法不公的現象依然存在”,呼吁加強對企業相關執法的監督,並表示北京將對因罰款、沒收或在管轄范圍外執法力度過大,導致收入異常增長的地區進行審查。

專門培訓中共幹部的中共中央黨校前教授、經濟學家周天勇本月也警告,地方政府一直在利用貪腐調查向私人企業家勒索錢財,以填補國庫,“若(這股趨勢)蔓延,將為國家經濟帶來另一場災難”。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