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進口藥"退出公立醫院:這屆中產轉向"商保"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4年12月30日,距離開標日18天後,第十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結果正式公布。這場集采被業內稱為“歷史之最”——產品數量歷史最多,共493家企業的778個產品參與投標;降價幅度歷史最大,多個產品降幅90%以上;藥品價格歷史最低,阿司匹林腸溶片,中標單價降至三分錢一片。最令人意外的是,原研藥在本輪集采中無一中選。六年十批集采過後,原研藥逐漸退出公立醫院已成定局,一部分追求原研藥的患者就醫習慣在發生著轉變,藥企也開始轉向院外市場尋求新的銷售通路。醫藥市場格局變化之下,民營醫院、電商平台、保險公司等相關行業,都在試圖抓住原研藥帶來的新機遇。

找不到的原研藥


6月的一天早上,懷抱著患了合胞病毒肺炎的3歲女兒,張淼驅車一個半小時,來到了深圳一家公立醫院的國際部。跑這麼遠的一個理由是:國際部更有可能使用原研藥,而非價格更低廉的集采仿制藥。

張淼對原研藥的執念從懷孕開始,那時,集采開始不久,原研藥在公立醫院減少才剛出現苗頭。張淼了解到原研藥與仿制藥的概念,堅信“原研藥肯定是更好的”。孩子出生後,每次生病,醫生開藥時她都會主動要求用原研藥,很多時候,醫院都開不出。張淼的態度比較堅決,拿到開出的集采藥之後,會選擇丟掉或留著自己吃,再按照藥品名去藥店找同款的原研藥喂給孩子。

這次寶寶住院讓張淼發現了新的問題。雖然國際部能夠不受DRG支付模式管控(編者注:醫保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向醫院付費,不再按項目付費)開出更全面的檢查,但在藥品上,除了抗生素等核心藥物有進口的,大部分還是以集采藥為主。住院管控更加嚴格,她悄悄問了護士,能不能用自己帶的原研藥,護士很為難地告訴她,要上報還要簽免責聲明,流程很麻煩。張淼沒辦法,又不甘心,只能選擇當面乖乖聽話,但給寶寶喂藥時,把發放的口服仿制藥換成自己在院外買的原研藥,“就像在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我以前一直不理解去私立醫院的人。”張淼說。這次國際部就診的經歷,讓她開始思考未來的就醫考慮高端私立。這個選擇讓她進退兩難:相比公立三甲醫院,她並不信任民營醫院的醫療水平;但想用原研藥,似乎又不得不去民營醫院。張淼懷念以前的就醫環境:在公立醫院就診,醫生會問你要用進口藥還是國產藥,進口藥雖然會貴上很多,但每個人有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的自由。

比起張淼還能給女兒的口服藥“狸貓換太子”,需要注射針劑的徐詩雅,則陷入了更尷尬的境地。




《急診科醫生》劇照

去年12月,56歲的徐詩雅確診了乳腺癌。作為醫學院教授,她面對疾病沒有絲毫猶豫彷徨,立刻進行手術。手術之後,醫生告訴她,疾病分型不太好,需要化療,但“好消息”是,這個藥進集采了——這意味著可以選擇價格低廉的仿制藥,會大大降低化療費用。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