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台灣志願役人數銳減 將沖擊部隊戰力?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台灣軍隊的志願役人數逐年減少,根據2024年數據顯示,志願役人員已降至15萬余人,而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人數四年間暴增四倍。專家指出,隨著台海情勢趨緊,現役軍人壓力與負擔加劇,導致志願役吸引力與留任意願降低。為應對這一困境,台灣國防部正通過提升薪資待遇、優化訓練設施,並恢復一年期義務役來緩解人力壓力和穩定部隊結構。


台灣軍隊志願役人數創近年新低

根據台灣立法院預算中心發布的報告,截至2024年6月,台灣國軍的志願役人數為15萬2885人,較近年來志願役人數最高的2021年的16萬4884人,減少了約1萬2000人。而今年度的國防預算中,志願役的“預算員額”僅為16萬0749人,創下2020年以來的新低。


此外,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志願役軍士官人數亦顯示出這一趨勢的加劇,由2020年的401人激增至2024年的1565人,四年間增幅高達四倍,反映出台灣軍隊面臨的另一個人力流失問題。

根據國防部公開數據顯示,台灣軍隊的“編現比”也在逐年下降,從2020年的88.57%降至2024年的78.6%。四年間“編現比”減少近10%。讓部分人士對台灣的戰力和軍隊的整體實力表示擔憂。

台灣軍隊前上校:台海兵凶戰危影響志願役意願

台灣前國防部參謀本部防空飛彈指揮部計劃處處長周宇平上校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台灣志願役人員的福利未見顯著改善,這使得軍隊難以吸引或留住人才。在人力短缺的情況下,現役軍人需承擔更多的勤務和戰備任務,形成惡性循環。

周宇平強調,隨著兩岸情勢的日益緊張,尤其是中國台灣的軍事壓力加大,軍職人員面臨的壓力也大幅上升,頻繁的出勤與長時間的待命警戒,使得許多志願役成員不願繼續服役。他指出,考慮到“兵凶戰危”的現實,許多家庭對於子女是否應該選擇志願役持保留態度,越來越多家庭選擇減少子女從軍的機會,以降低可能參戰的風險。

此外,專業人才的流失也對台灣軍隊造成了重大沖擊。周宇平提到,尤其是空軍領域,由於高薪和穩定的民航業吸引,飛行員退伍後常選擇轉行,這直接影響到新式戰機的操作和任務執行能力。


他指出,新的武器系統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與經驗累積來操作,但由於退伍潮的加劇,使這些寶貴的經驗無法延續,進一步削弱了台灣的戰備能力。

周宇平說:“國軍(台灣軍隊)現在也在提升系統裝備,買更好的武器系統,他也要比較高階的人力素質,來操作現在新式的武器。軍中的環境在人力減少的狀況之下,負擔增加,那台海的情勢越演越烈壓力會更重,所以志願役人員的減少,包含我們現在退伍人數,直接影響到戰力了,再好的裝備沒有人操作,能夠發揮它全部的功效嗎?”

現役軍官的觀察:裝備現代化與人力挑戰並存


今年32歲,在台灣外島馬祖服役11年的志願役軍官阿偉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坦言,許多軍事單位確實面臨“編現比”不足的問題,部分單位的人員配置僅達五成至六成,導致操作裝備時需簡化流程或增加個人負擔。然而,他認為這種人力挑戰並未對整體安全構成明顯影響,反而在某些方面提高了訓練效率。

阿偉告訴美國之音:“現在很多裝備其實都已經很先進了,我是覺得不大影響,以前反而是有點冗員。現在訓練很多也比以前更強化,更省略一些沒什麼意義的步驟。”

在馬祖服役的10多年中,阿偉從沒想過提前退伍,他說令他最有感的,就是近四年來因為國防預算提升,軍隊的裝備逐漸現代化,並根據實用性進行優化。例如防彈背心的設計就更符合個人需求,日常用品補給也改為點數制,官兵可以自由選購所需物品,擺脫了以往只能領取質量不佳衣物的限制。

在薪資和福利方面,阿偉對美國之音表示,以他的軍階每個月薪水可領7萬新台幣左右,休假制度靈活、放假天數比照一般公務員,若隸屬戰斗部隊還可額外領取5千元的戰斗加給,薪水和福利其實優於許多上班族。他稱這幾年因兩岸關系緊張,演習訓練雖比起以往頻繁,但“戰斗加給”不曾短少,薪資反而更往上提升。

針對外界認為部分軍人因“害怕戰爭而離職”的傳言,阿偉說,許多官兵都認為這是信息戰的一部分,目的是削弱士氣。就他觀察,絕大多數官兵對保家衛國依然充滿責任感。

阿偉說:“單位留不住人(的情況),很多時候是覺得任務分配不公平,或是任務比較繁重,不大會因為什麼我覺得要開戰了,所以要先跑,或是要開戰了,爸爸媽媽叫我先退伍。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要退伍,是因為覺得(中國)大陸要打過來,所以我要退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