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墨西哥: 川普給墨西哥灣改名 中國給美國國務卿"改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參議院於周一一致通過確認佛羅裡達州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為美國第72任國務卿,成為特朗普總統就職當天內閣中首位被任命的成員。


魯比奧的確認投票以壓倒性兩黨支持通過,票數為99比0。魯比奧本人也為自己投下了支持票。

中國當局兩次制裁的美國准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在上周的確認聽證會上,再次展現對華的強硬態度。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卻收斂早前的「戰狼外交」鋒芒,並悄悄將「盧比奧」的名字,變成新譯名「魯比奧」。前外交官分析指,這舉動疑是官方對制裁「盧比奧」解套;但時事評論員認為,中國的「示弱」無法迷惑美國政治家。


上周三(15日),即將履新的美國國務卿提名人魯比奧,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召開的確認聽證會上,譴責中國透過撒謊、欺騙、黑客攻擊和偷竊等手段,取得全球超級大國的地位;他警示美國如果不轉變政策,中國仍將是21世紀美國繁榮的最大威脅。他亦警告中國台灣議題,不要采取任何輕率且不理性的行動。

上周四(16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法新社》記者就魯比奧此番強硬表態提問。中國外交部官網發布的當天記者會文稿中,美國國務卿提名人的名字被譯為「魯比奧」。此前,中國外交部和中國官媒皆使用「盧比奧」的譯名。



魯比奧兩度被中國列入制裁名單


作為對華強硬派代表人物,魯比奧擔任美國國會議員期間,被中國稱為「反華急先鋒」。他也因譴責中共當局對維吾爾人和港人的鎮壓,兩度被列入制裁名單。

首次制裁發生在2020年7月,在美國就中共針對維吾爾種族滅絕惡行,而制裁4名中國官員後,中國當局也宣布制裁包括魯比奧在內的3名美國議員。

第二次制裁發生在2020年8月,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以破壞香港自治為由,制裁11名中國政府和港府官員後,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指控美方「公然插手香港事務,粗暴幹涉中國內政」,並宣布制裁包括魯比奧在內的11名美國議員、學者和人權組織負責人。


在兩次制裁中,《新華社》等中共黨媒都廣泛報道,官媒使用的名字為「盧比奧」;而目前中國外交部官網在2020年7月13日,和8月10日例行記者會通稿中,「盧比奧」的名字則為「魯比奧」。



網友調侃:可以改名字,改了他就能來了

中國官方這個不動聲色的「改名」動作引發網友熱議。旅居日本的作家、資深媒體人賈葭在X上寫道:「候任國務卿盧比奧被正式改名為『魯比奧』,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制裁名單不會撤,但可以改名字,改了他就能來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