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盧浮宮要變更美了,但對非歐盟游客也要更貴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盧浮宮要變更美了,但對非歐盟游客也要更貴了 https://t.co/ZzB49GExiv pic.twitter.com/NHt1YEZTBC—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February 5, 2025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1月28日宣布了一項龐大的計劃:法國將對文化旗艦、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盧浮宮進行改造,以適應大眾參觀,計劃在2031年前建立一個新的入口,並將蒙娜麗莎移至專門的空間,此後人們若想觀瞻這一世界名畫,需要購買特殊的門票,從特殊的入口進入展室。“盧浮宮復興”計劃是“拯救法國遺產”使命的第二部分,其第一部分是巴黎聖母院的重建。

馬克龍提出的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名為“盧浮宮復興”。他在蒙娜麗莎肖像畫前做了演講,這不僅致敬了16世紀初的文藝復興時期,更是向他的政治生涯致敬。馬克龍此前將自己的政黨命名為“復興”黨。而在2017年,盧浮宮更是充滿了馬克龍勝利的回憶:那年的總統大選之夜,他在玻璃金字塔前舉行慶祝自己勝利的儀式。


馬克龍表示,“盧浮宮復興”項目“規模巨大”。據他的隨行人員介紹,預計十年內,該計劃的成本約為7億至8億歐元,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將由國家資助。面對法新社的質詢,法國總工會和法國文化部表示“不可思議”,因為相關的工程“內部估價為10億歐元”。

盧浮宮博物館館長勞倫斯·德·卡爾斯不久前對盧浮宮這一歷史名物的狀態發出嚴正警告。她在1月13日致文化部長拉奇達·達蒂的一封信中列舉了許多問題,例如博物館當中頻繁出現故障,“技術設備退化、過時、令人擔憂的溫度變化危及作品的保存狀態、漏水,等等。文化部長達蒂也承認,“盧浮宮就像巴黎聖母院一樣,是我們的文化遺產”,但它的“參觀條件和工作條件與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這個地位不相符”。盧浮宮博物館館長勞倫斯·德·卡爾斯因此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撥款5億歐元,用於翻修該建築。但這一申請遭到了政府的拒絕。目前法國政府面臨從各方面節省開支的困境,文化領域同樣不能例外。政府發言人索菲·普力馬斯強調,法國政府每年為盧浮宮出資1億歐元,而讓盧浮宮適應日益增長的游客數量,這個問題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

在此背景下,法國將從2026年起,對歐盟以外的游客實施更加昂貴的門票,票價將從22歐元提高到30歐元,以便讓“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更好地利用起自有的資源”。這一決定得到了馬克龍的批准,但遭到了工會的批評,他們稱“此舉是歧視性的”。不過,文化部長指出,與“同等的大型博物館”相比,盧浮宮的門票售價“明顯處於較低的水平”。


盧浮宮於1793年8月10日開館,其入口處的金字塔於1988年落成,宏偉的入口是應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的意願而建,由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但其入口被認為“在結構方面已經過時”,因為該入口原本的設計目標是每年接待400萬游客。而到2024年,盧浮宮迎來近900萬游客,其中80%是外國人。在新冠大流行危機之前,盧浮宮博物館的游客年度人數已達1000萬。馬克龍指出,在翻新工程結束之後,盧浮宮必須設定新的業績標准:每年吸引1200萬名游客。

因此,“盧浮宮復興計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涉及“在原有城堡的東立面,在佩羅柱廊處,創建一個新的大型入口”。總統馬克龍確認,將“最遲在2031年”舉辦落成典禮,為此將組織涉及項目競賽。這將涉及重新設計與其接壤的廣場。巴黎市政廳已宣布對此進行考慮,同時還將在盧浮宮的方形庭院下創建新的展覽室。


除了入口將進行重大變革,盧浮宮還將規劃出一個新的“特殊空間”來安放“蒙娜麗莎”。她將“獨立於博物館的其他部分,擁有完全獨立的入口,以及完全獨立於博物館其他區域的入場券。進行這一改革的原因是,每天都有兩萬名游客來欣賞“蒙娜麗莎”,許多游客都只能遠遠地瞥見她,卻因太過擁擠而失望離開。游客們的熱情也常常擾亂周邊區域的游覽環境,首先遭受幹擾的,就是掛在同一個房間裡的委羅內塞的畫作《迦拿的婚禮》。

安放“蒙娜麗莎”的這部分工程將耗資約4億歐元,具體取決於所選項目,資金將全部來自博物館的自有資源。這要歸功於阿布扎比博物館使用盧浮宮品牌所獲得的資金,以及來自尤其是美國的贊助。

此外,“盧浮宮復興計劃”還准備在不關閉博物館的情況下,使其更加符合安全和環境標准,同時提高博物館的舒適度和作品保護質量。該項目預計持續十年左右,耗資也在3億至4億歐元之間。這項工作將包括更換陳舊的技術設備、安裝新的標識、改造破舊的空間以及處理漏水和等問題。馬克龍表示,從長遠來看,文化藝術是法國要向世界傳遞的信息之一,“這是一場政治斗爭”,是法國“國家生活的新階段”,服務於“藝術”,服務於“歷史”。巴黎市長安·伊達爾戈對這些聲明表示歡迎,稱“這將有助於提高法國文化瑰寶之一盧浮宮的游客接待水平”。她還回顧了巴黎市政府的承諾,即“在初步階段後,重新考慮改善盧浮宮周邊環境,從而減少裡沃利街的汽車交通”。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