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文革: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他們看到了一場美國"文革"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美國努力應對特朗普政府引發的動蕩之際,許多中國人發現自己對於美國人的遭遇可以感同身受。


他們說這感覺有點像文化大革命,那個時期被稱為“十年動亂”。埃隆·馬斯克派去搗毀美國政府的年輕助手讓一些中國人想起了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之際發動起來摧毀官僚體制的紅衛兵。在聽說特朗普總統考慮第三個任期時,他們開玩笑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一定在說,“我知道該怎麼做”——他在2022年通過修改憲法獲得連任。

美國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並發展經濟,希望它變得更像自己——更加民主、更加開放。現在對一些中國人來說,美國倒是看起來越來越像中國了。

“我們來自專制集權國家,我們知道獨裁不只是體制,本質是對權力的追逐,”記者王劍在一篇批評特朗普的X帖子中寫道。“我們還知道文革就是破壞建制來擴大權力。”

對於這些追求民主價值觀,但在與一個專制國家抗爭的中國人來說,他們的榜樣正在自我毀滅。他們在采訪、文章和社交媒體評論中表達了自己的不安,個中情緒有失望、憤怒,也有冷嘲熱諷。

“民主的燈塔,1776~2025,”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的一篇帖子下有人評論道。

他們正在目睹他們原本認為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的事情:阿諛奉承的官方公告、對媒體的恐嚇、頂尖的企業家競相討好領導人,更別提一位自稱國王的總統了。

筆名江雪的調查記者張文敏告訴我,“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感覺太像中國了。”因為自己的報道工作,張文敏被迫離開中國,並於2023年移居美國。“才出狼窩,又入虎穴。”


當然,這兩個國家在根本上是不同的。

中國是一個一黨制國家,缺乏美國體制的三大支柱:自由、民主和法治。數百萬中國人死於文化大革命,數千萬人受到迫害。美國發生的事情遠沒有到這樣的程度。“並不完全一樣,”幾十年來一直在報道中國美國記者張彥(Ian Johnson)告訴我。“但歷史的相似之處永遠不會完全相同,因為歷史並不會真正重演。”他說,美國的制度是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自我撕裂,這與中共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高潮的時候的做法類似。

文化大革命幾乎摧毀了中國所有的制度,之後,中國試圖建立與美國的立國基石類似的東西。它提出黨政分開,並嘗試舉行村級選舉。盡管受到官方限制,律師、記者和企業家還是建立了一個新興的公民社會,試圖讓政府擔起責任來。


習近平扼殺了讓中國成為一個更開放、更民主社會的種種努力後,他們是最痛苦的一群中國人,對於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們也最為失望。

許多中國人對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美國政策的突變感到震驚。最引人注目的是政府機構在社交媒體帖子中使用的語言。人們說,這種語氣聽起來像中共的宣傳。

“說實話,入腦入心入魂的中共駐外大使館的媒體,也沒有天天不務正業吹習近平。”曾在中國當過警察、現在對中國政府持批評態度的鄧海燕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寫道。

“看多了你以為是人民日報搬進了美領館。”他寫道。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賬號有350萬名粉絲,曾經是美國政府傳播美國價值觀和可靠信息的平台。認同這種價值觀的中國人有時會使用該賬戶的評論區來發泄對中國政府的不滿。

在今年1月卸任的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曾經談到利用社交媒體與中國公眾互動的重要性。“我們的主要任務之一,”他在2023年的一次演講中說道,“就是努力向中國人民講述美國社會、美國歷史、美中關系的真相。”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