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吴敬琏的传奇母亲上了周恩来的当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林辉评论文章: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的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2013年曾说过这样的话:“强势政府、动用资源、海量投资中国模式是强弩之末,这是一条死路、绝路。”


十几年过去,吴敬琏的预言业已得到了印证。此时的中国经济已处于风雨飘摇中,中共政权也同样摇摇欲坠。

无疑,吴敬琏的聪慧来自于父母的遗传,而他的母亲邓季惺虽然在现在中国人的眼中默默无闻,标签更多是“吴敬琏的母亲”,但在中华民国时期,邓季惺却是颇有名气的一代报人,曾任上海民营报纸《新民报》经理。


《新民报》正是大名鼎鼎的《新民晚报》的前身,它的存在,恰恰说明民国时期可以允许民营资本办报,也佐证了民国政府与中共相比,给予了民众一定自由空间的。而这一点恐怕是民国时期大骂国民党的邓季惺等人,在经历了中共的出尔反尔和铁拳暴打后,才最终明白的吧。

青年时期受所谓“进步”思想影响

根据李菁所着《往事不寂寞》一书中由邓季惺的二女儿吴敬瑜口述的篇章《一代报人邓季惺:被湮没的传奇》所言,邓季惺,原名邓友兰,1907年出生于四川一个富商的家庭,祖父邓徽绩建立了四川第一家近代工厂——“森昌泰”火柴厂,父亲邓孝然曾创办过煤矿开采、织布、造纸等实业,也当过成都中国银行行长。母亲吴婉也知书达理,肄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曾在重庆创办了一所女子学堂。只是因为婚后一连生育了9个孩子,无法出去工作,而对丈夫心存怨气。

从佛家的因果看,邓季惺的家庭富裕、子孙繁盛,应该与邓家祖上积了大德有关,而邓家子女受祖先荫庇,也注定拥有不一般的人生。

邓季惺小时候,其父并不同意女儿去外面的学校读书,只念私塾,但在14岁那年,对丈夫心有怨气的吴婉选择让女儿投考位于重庆的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大概是为了避免女儿重蹈自己的人生之路。按照吴敬瑜的说法,邓季惺的性格受到其母很大的影响,刚强、理性、做事果断。


在邓季惺就读的省立第二女子师范,中共党员萧楚女和后来加入中共的张闻天、恽代英,以及深受共产思想影响的唐现之、卢作孚等人都曾在此任教。1923年萧楚女在学校期间,不仅秘密宣传共产思想,还同时兼任《新蜀报》主笔,写社论及时评抨击四川军阀。在学校要解聘萧楚女时,学生们还进行了抗议。




图为1945年12月的北京。(公有领域)

显然,从邓季惺后来的选择看,也受到了所谓“进步”思想的影响。1925年,18岁的邓季惺与同学吴淑英去上海求学,在那里,认识了吴淑英的弟弟、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吴竹似。吴竹似原名吴卓士,也是一位受新时代潮流影响的年轻人,有着理想和抱负。据说是因为爱慕邓季惺,为了和其原名“友兰”相对而改名“竹似”,两人当年很快结婚,邓季惺随即也因为怀孕中断了在上海的学业。

《新民报》创刊 身为主笔的丈夫去世

1926年,吴竹似和邓季惺夫妇一起回到重庆,中英文都不错的吴竹似受聘做《大中华日报》编辑。同年,他们的大女儿吴敬瑗出生。1928年,吴竹似和《大中华日报》的同事陈铭德等人一起去南京,进入国民政府的中央社。这一年,吴竹似的二女儿吴敬瑜出生。因为不愿受官方束缚,二人打算办一份民间报纸。

在当时,办报纸办杂志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有人有钱就可以。四川军阀刘湘给了陈铭德2000元开办费,后来每月给《新民报》500元津贴。在经过准备和筹划后,1929年9月9日,《新民报》创刊,吴竹似担任总编辑和主笔,陈铭德任社长。报头“新民报”取自孙中山的遗墨,意在“作育新民”,也传递着吴竹似等人的理想。当时定下的办报方针是“居中偏左,遇礁即避”,一方面要表现进步,一方面又要争取能生存下去。这说明几名创办人对共产党还是抱持好感并同情的。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6 Seconds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