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李嘉诚: 官媒批李嘉诚卖国? 出售港口违背国家利益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官媒狠批李嘉诚“卖国”?出售港口违背国家利益,还有挽回余地?


3月初,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子公司和记黄埔宣布,将全球港口业务打包出售给美国黑石财团和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组成的联合财团。

这些港口分布在23个国家,涵盖墨西哥英国、荷兰、阿联酋、埃及、澳大利亚泰国等,总数43个,全是海外港口,不包含和记黄埔运营的中国大陆和香港(专题)港口。


双方商定的交易总额为230亿美元,由于资金额度很高,而且相当于李嘉诚放弃了公司名下的全部港口业务,这被认为是其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次交易。这些港口中,也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重要港口,即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的出售,因而这笔交易一经传出,就引起了广泛讨论。



李嘉诚,图片来源:网络


我国官方媒体一开始并未评论,但一个星期后,开始纷纷批判李嘉诚。比如香港《大公报》发了标题为《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的文章,内容批评李嘉诚交易港口的背后全是政治算计,出卖了国家利益。《文汇报》则发文称交易“损害中国全球布局”。港澳办都转发了港媒《大公报》的文章,随后《环球时报》也发文指责“某些香港富豪缺乏民族担当”,不点名批评李嘉诚

面对质疑,李嘉诚仅仅表示“我一句话都不会说”,也就是保持沉默来应对。但这种不说话的背后,就反映出了他“无道理可说”。反应在市场上,李嘉诚集团要卖港口的消息刚出来时,长和的股价一度飙升25%,市值增加约50亿美元。但随着批评声音接踵而至,3月13日其股价开盘,一度下跌6%,损失惨重。




▲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图片来源:网络

李嘉诚出售港口的行为是否损害中国国家利益呢?答案是肯定的。第一,李嘉诚的行为,本质上是拿中国其他企业的长期利益,换了自己家族的短期利益。有人一开始站在李嘉诚的角度,认为李嘉诚一次性出售43个港口,这虽然是一次高风险的商业决策,但也是为了“套现避险”,避免卷入中美地缘政治漩涡,从纯粹的商业角度而言,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说决策英明。而且这次交易算是一个“高点抛售”——230亿美元的交易额中,起码有190亿美元的净利润。这些分析没错,但是长和集团并非国有企业,而是私人控股公司。

190亿美元的利润不假,但全部归李嘉诚家族所有,与中国并无太大关系。但这190亿美元的背后,是拿几十个重要港口换来的。这些港口年吞吐量占全球10%以上。出售后,代价是削弱中国资本在全球港口业务的影响力,间接影响中国其他所有公司的贸易物流成本和效率。比如若未来美国资本入主后,刻意调整港口政策,提高码头针对中国船只的费用,那么无疑就会增加中国其他进出口企业的运营成本。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