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在中國 替失業者假扮成正常工作者的租賃生意興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目前失業率飆升的中國,一些丟了工作的年輕人,想方設法向親人掩飾自己的失業,社會竟然出現了一種新趨勢:租賃“虛擬工作”的辦公室,包裝當事人,假裝有工作,甚至打扮成假老板。


“假裝工作”:在中國,這種替失業者租賃辦公室的服務業生意興隆。根據一個歐洲網站 adn指出,目前中國新興的這種服務業,替失業的當事人包裝,打造形象,裝扮成有工作,甚至可以打扮成一位假老板。

中國,當你失去工作時,面對親人的眼神並不容易。為了避免親人提出尷尬的問題和無聲的評判,一些失業的中國人找到了一種規避的方法:假裝有工作。但怎麼做呢 ?通過找到那些專業服務公司,他們可以為他這些失業者供量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來建立可信的外觀。這一現象表明,在一個將懶惰視為禁忌的社會中,存在著嚴重的弊病。


租用辦公室來替失業者模擬成繼續天天正常工作的狀態。在中國,一些失業人員並沒有呆在家裡,而是繼續過著積極的生活方式。他們每天早上在上班高峰期離開家,直到一天結束時才回家,淹沒在上班族的人流中。大多數人整天都待在咖啡館或圖書館裡,以消除無聊並保持忙碌的職業生活。但根據南華早報透露,還有一些其他人的做法更誇張。

為了讓人們相信自己過著正常的職業生活,有些人不惜利用專門從事讓人產生幻覺幻術的公司。虛構的辦公室、量身定制的職位、假的工資單……在“假裝工作”網站上,只要支付30元人民幣(約4歐元),一切都會悄悄地讓你看起來如同天天天都在正常工作。你只需支付50元人民幣(6.5歐元),拍幾張照片,甚至你還有有可能夢想成真地坐在一個真皮打造的沙發椅上的“老板”。而且那些詭計手法還不止於此。

一些公司甚至願意向失業者支付虛假工資。原理是什麼?客戶支付一筆款項,扣除費用和社會保障金後,可獲得較低的“工資”。 該計劃除了讓失業者有工作之外,還能讓他們繼續享受社會保障。

失業,在中國仍是一個難以打破的禁忌


這種虛擬工作人的做法,對於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嚴重打擊的年輕人尤其有吸引力。事實上,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6-24 歲年輕人中失業率達 15% 至 20%。這一數字遠高於總體失業率,目前總體失業率仍徘徊在 5% 左右。

在一個將職業成功視為典范、將失業視為個人失敗的國家,這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現實。社會壓力也重重壓在失業者身上,比如中國東部杭州市前電子商務員工賈偉(音譯)向記者說:“我被解雇後,就整天泡在咖啡館裡發簡歷。我假裝深夜才回到家,好像我還有工作一樣。

“失業是一個壓力源,我不想把它轉到我家人的身上。”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29歲的湖北省陳先生身上。他解釋說,被解雇後,他選擇向女友隱瞞真相。他假裝自己還有工作,連續兩個月泡在圖書館准備公務員考試。


一種令人窒息的社會壓力

盡管這個想法可能會讓人覺得好笑,但它主要反映出一種日益增長的不安感。歐洲網站引述南華早報武漢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張勇的分析指出表示,這一趨勢表明年輕人面臨的社會壓力。

他解釋道:“社會對事業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失業的沖擊可能會導致焦慮甚至抑郁。”

在社交網絡抖音上分享的視頻下方留言,人們的看法褒貶不一。一些網民將其視為緩解失業心理壓力的一種方式。市民張勇也持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這些辦公室可以為尋求參照點的年輕人提供一個結構框架:“這是一個心理支柱。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