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北京遭受当头一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王赫评论文章:3月14日,七国集团外交部长的联合声明,增加了有关台湾的措辞——“强调维护跨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我们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并重申反对任何单方面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且删除了过去声明中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同于中共所谓的“一中原则”)的言论。这一增一删之间,显示七国集团对中共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


原因何在呢?七国集团(美、英、加、日、法、德、意)的对华战略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川普再主白宫,力促俄乌停战、重整美欧关系,重塑美国全球战略,促使西方国家和欧盟纷纷调整对外政策。


七国集团中的法、德、意也是欧盟主导国。欧盟现在加速“战略自主”转型,全力推行“重新武装欧洲”计划。3月19日,欧盟委员会首次发布防务白皮书,其中写道:

“中(共)国正在加强政治、经济、军事、网络和认知措施,以胁迫台湾,同时保持在直接对抗的门槛以下。台湾现状的变化增加了发生重大混乱的风险,这将对欧洲产生深远的经济和战略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中共武力犯台、强行改变台湾现状,将会严重损害欧洲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欧盟不可能袖手旁观。

再看日本

中日一衣带水,日本台湾又有特殊的历史关系,因此中共对台动向,日本尤其敏感。2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访美,与川普会晤,就川普以“实力求和平”而在亚太地区抗衡中共的做法表达了一致立场。联合声明中关于台湾问题的表述,比上一次(2024年4月10日,岸田和拜登)的更深入、更直接,更强硬。




2025年3月13日,在加拿大举行的G7外长会议期间,卢比奥等7国外长和欧盟最高外交政策代表合影。(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上次的相关表述是:我们强调,关于台湾问题,两国的基本立场没有变化,并重申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对于世界的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我们敦促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此次则为:两国领导人强调了维护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的因素。两国领导人呼吁推动两岸问题的和平解决,并反对任何通过力量或威胁进行的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同时,两国领导人表示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机构。

此次不仅明确“反对任何通过力量或威胁进行的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还增加了上次声明没有涉及到的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机构”的问题。这自然更加刺激中共的神经了。

不仅于此。2月15日,美日韩三国外长在慕尼黑举行会晤,重申了美国日本韩国之间不可动摇的三边伙伴关系。其联合声明中写道:“他们还强调维护台海两岸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国际社会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的要素。他们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并反对任何单方面强迫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他们还表示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适当的国际组织。”这等于把韩国也拉进来了。美日韩“铁三角”对中共的战略压力触手可及。

加拿大

川普新政,对加拿大冲击很大,总理特鲁多辞职,加拿大央行原行长卡尼(Mark Carney)于3月9日接任。卡尼计划于3月23日请求总督解散议会,从而启动联邦大选。加拿大目前处于政治过渡期。对于卡尼,中共一方面希望他“奉行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改善持续恶化的中加双边关系;另一方面,又对他施压:3月8日宣布自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回应特鲁多政府去年10月在美国压力下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且,就在3月20日,中加贸易战同时,中共外交部确认,近期确有四名加拿大人因与毒品相关的罪名被执行死刑。对加拿大政府多次要求宽大处理的呼吁置之不理。中共这种愚蠢的做法,自然无法使中加双边关系走出困境。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