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阳明先生人生际遇和哲学思想最为关键的一段“心路”,是在“阳明心学诞生地”贵州走过的:问道贵州——历经两次生死危机中身心困顿的王阳明,在贵州的人文山水之间迎来转折,居黔近三年,一人一地相互成全。悟道龙场——僻远的龙场驿风土淳朴有理、百姓心怀良知,在特定时期成为阳明先生精神境界的升华、生命境界升华的特定现场,一日中夜,大悟“心即理”之旨;传道贵阳——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其弟子和再传弟子遍及黔中并逐步形成颇具影响力的“黔中王学”,百年之间,开创贵州一代学风,心学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重返历史现场,在贵州的人文山水间、在学者名家的解读中,再现王阳明的思想蜕变历程,以此进一步擦亮贵州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文化名片,打造阳明文化高地。3月26日至28日,该纪录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

纪录片《阳明悟道》拍摄历时一年多,主创团队穿越贵州多个市(州),从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创办书院以及践行知行合一等几个方面,精彩呈现阳明心学思想在贵州萌芽,促进贵州文化教育发展,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历程。片中汇集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陈平原,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贵州文库》总编纂顾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董平,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新民,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等知名学者,从不同维度对“阳明悟道”进行了深度解读。


重返现场,再现阳明“心路”历程

“12岁少年的初心,一辈子没有改变。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想学圣贤,可是历经磨难以后大部分人退了、改了或者堕落了,而王阳明百战归来依旧不改初心。”陈平原的这段话,出现在3月26日播出的纪录片《阳明悟道》第一集《山水引路》中。




历史人文纪录片《阳明悟道》截图。

同期画面中演绎了1483年前,年仅12岁的王阳明向私塾先生发出叩问的场景:“先生,何为第一等事?”先生答:“惟读书登第耳。”阳明回答:“先生,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这番惊世骇俗的观点,注定王阳明将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为学上,可以因实践理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在院子里七天七夜格竹观察,最终以生病而告终;为官上,仕途原本一帆风顺,却因揭露权宦刘瑾的恶行,受尽廷杖牢狱之苦,最终被贬至天末之地的贵州龙场。

1508年前,王阳明启程赴龙场驿。贬谪途中写下一诗:“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此诗是他进入贵州后最真实的写照,前途可能是一条生死不归路。

阳明先生由平溪卫(今玉屏县)入黔,经镇远卫(今镇远县)、兴隆卫(今黄平县),在平越卫(今福泉市)写下“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的句子,心绪低沉的王阳明,至此胸襟大开。“路从顶上入,这是一种高开高打的格局和气象。”周月亮说,“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去爬那种奇绝之路的人,才能最后登上顶峰。这是英雄心性的一种共性。”从此山水引路,一路向前。阳明先生在平越卫(今福泉市)攀登七盘岭,经过新添卫(今贵定县),到达省城贵阳,最后前往龙场驿(今修文县)。

纪录片第一集《山水引路》以“王阳明初遇贵州的困顿与开悟”为主题,讲述王阳明的初心、困顿,以及贵州的山水牵引涤怀。第二集《洞见天地》,则围绕“王阳明与贵州相融相和,龙场悟道”这一主题,讲述一人一地相互成全的故事。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