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注意!這類野生蘆筍雖可食用 卻可能引發嚴重中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巴黎4月6日(小新)春季正是野生蘆筍(asperges des bois)采摘與食用的季節。然而,法國衛生部門於本周四(4月3日)發出警告:這類看似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可能在飯後3到4小時內引發一些人出現中毒反應,且症狀有時相當嚴重。




這種植物呈淺綠色,又被稱為“山蘆筍”或“野蘆筍”,在法國本土及科西嘉島的草地與林間自4月至6月期間廣泛生長,也可在家庭菜園中種植。其穗狀花苞常被作為涼拌或佐餐的食材。


【超過50起中毒案例】根據法國國家食品環境與勞動衛生安全局(ANSES)的報告,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間,全國中毒控制中心共記錄了48起因食用野生蘆筍引發的中毒案例,其中1起為嚴重中毒。


出現中毒者大多在進食3到4小時後出現劇烈咽喉疼痛、口腔或喉部腫脹、吞咽困難等症狀。實驗室分析發現,這些植物中富含一種稱為草酸鈣針晶(raphides d’oxalate de calcium)的微小晶體。這類晶體具有強烈刺激性,廣泛存在於多種植物中,可損傷口腔黏膜和皮膚。


【煮熟也不代表安全】ANSES指出,即使經過烹飪處理,這些蘆筍依然有毒。研究表明,這些針狀結晶可能破壞皮膚或粘膜屏障,使炎症或毒性物質更容易滲入組織,從而引發腫脹反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同一餐中,有些人出現了不適症狀,而另一些人卻沒有,說明個體之間對毒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異。

此外,該機構也呼吁公眾:在采集或食用野生植物前,拍攝其原貌照片,一旦發生不適,有助於醫生識別中毒源頭。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7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