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注意!这类野生芦笋虽可食用 却可能引发严重中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巴黎4月6日(小新)春季正是野生芦笋(asperges des bois)采摘与食用的季节。然而,法国卫生部门于本周四(4月3日)发出警告:这类看似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可能在饭后3到4小时内引发一些人出现中毒反应,且症状有时相当严重。




这种植物呈浅绿色,又被称为“山芦笋”或“野芦笋”,在法国本土及科西嘉岛的草地与林间自4月至6月期间广泛生长,也可在家庭菜园中种植。其穗状花苞常被作为凉拌或佐餐的食材。


【超过50起中毒案例】根据法国国家食品环境与劳动卫生安全局(ANSES)的报告,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全国中毒控制中心共记录了48起因食用野生芦笋引发的中毒案例,其中1起为严重中毒。


出现中毒者大多在进食3到4小时后出现剧烈咽喉疼痛、口腔或喉部肿胀、吞咽困难等症状。实验室分析发现,这些植物中富含一种称为草酸钙针晶(raphides d’oxalate de calcium)的微小晶体。这类晶体具有强烈刺激性,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可损伤口腔黏膜和皮肤。


【煮熟也不代表安全】ANSES指出,即使经过烹饪处理,这些芦笋依然有毒。研究表明,这些针状结晶可能破坏皮肤或粘膜屏障,使炎症或毒性物质更容易渗入组织,从而引发肿胀反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同一餐中,有些人出现了不适症状,而另一些人却没有,说明个体之间对毒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此外,该机构也呼吁公众:在采集或食用野生植物前,拍摄其原貌照片,一旦发生不适,有助于医生识别中毒源头。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5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8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