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南極: 南極巨型冰山崩落 驚現4種生物存活數世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1月,一塊與芝加哥市大小相近的冰山,從喬治六世冰架上崩落,恰好Schmidt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正在南極洲周圍航行,目睹這一壯景後,隨即改變探險計劃,決定研究崩落冰山周圍的環境狀況。


原先,Schmidt海洋研究所研究團隊要前往別林斯高晉海,巧遇A-84冰山崩落後,立刻在隔天抵達冰山現場,成為首個調查團隊。他們對這塊區域的地質、物理海洋學及生物狀況進行詳細剖析,發現崩落的A-84冰山面積廣達510平方公裡,等同於芝加哥市的大小。而後該團隊運用遙控潛水器(ROV SuBastian)對深海進行長達8天的觀察,發現約1300米的深處有著繁榮的生態系統。

研究團隊表示,這次發現許多巨型海蜘蛛、冰魚、珊瑚和巨大章魚生活的蹤跡。深海的生態系統通常依賴從表面沉落至海底的營養物質,但是亙古的時間以來,南極生態系統一直被冰層覆蓋,與地表的營養物質隔離開,因此懷疑洋流可能會移動營養物質,是維持冰蓋下生物的重要機制,但尚需證據佐證。


雖然冰山崩落是正常現象,但氣候變遷正慢慢加速冰山崩落的速度,這也導致過去的幾十年中,冰蓋縮小幅度的速度正逐漸增長。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探險隊聯合首席科學家Sasha Montelli也表示,南極冰蓋的崩落也是導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如今,Schmidt海洋研究所還在調查冰蓋過去的歲月痕跡。初步數據顯示,喬治四世冰架具有“高生態生產力”及強勁的融水流,經過數據分析後,未來或許還有更多地深海新發現。




一只巨大章魚棲息在南極洲別林斯高晉海 1150 米深的海底。(圖片來源:ROV SuBastian /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本次探索發現一種未知的等足目動物樣本,研究人員Patricia Esquete正在檢視。(圖片版權來源:Alex Ingle /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今年1月,南極A-84冰山崩落。圖為冰山崩解殘餘物。(圖片來源:Alex Ingle / Schmidt Ocean Institute)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