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山西产业转型,而这群人"只求保住饭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作者 | 施晶晶

编辑 | 赵靖含


多年来,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持续在做一件事:让普通人对气候危机有更多的觉察。

这事吃力不讨好,贾鹤鹏也难免碰壁。因为“老百姓不把它当回事”,人们光为保住工作就已拼尽全力,至于气候危机,像个“何不食肉糜”的话题。

但气候危机迂回地来到普通人身边,不只是高温、热射病、极端天气,还有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以“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目标、要求减碳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依附传统能源行业生存的普通人的影响,而许多人尚未察觉和正视其中的关联。



大同煤炭皮带传输/图源: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

“单独发展新能源不太动普通人的蛋糕,靠国家力量,靠企业推动;但是走向碳中和,就是要大量涉及传统石化能源行业里的普通人的利益。”贾鹤鹏说。他想知道,尤其在山西这样高度依赖煤炭的地方,他们是否理解“双碳”将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尤其对2030年“碳达峰”的第一个拐点时间表,山西人准备好了吗?脆弱群体能否避免被边缘化?


3月,贾鹤鹏和同事、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潘野蘅发布了课题组与山西本地社会组织“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合作的研究报告成果。贾鹤鹏、潘野蘅以“山西女婿”“山西媳妇”置身事内的1年间,带领课题组去到山西11个地市,在6000多份有效问卷、30多场访谈里,他们看见了身处转型夹缝中的普通人的就业挑战,矛盾和倦怠的心态,对公正转型的需要。他们希望这些声音被听见和回应。

01

从不敢生病的下岗矿工,到最后一届采煤班


“像我们现在根本不敢生病。”话说到一半,一位下岗矿工眼角泛红,和课题组志愿者武延说起自己的境况。

那是个大夏天,他在附近工地打零工,干苦力。这年头,活计不稳定,钱也不好挣。前些年,从矿上下岗后,学历不高也没其他技能的他,靠政府补贴和打零工维持家庭开销。

他供着一儿一女上学,家里剩不下几个钱,两口子最怕生病。去年冬天,媳妇咳嗽半个多月,硬扛着没去医院,既不想耽误他给工地送材料,以致挣不上工钱,也怕看病花钱。

谈话间,他掀起沾着水泥灰的衣角擦汗,露出腰间一个铁皮药盒,里面装着三天用量的降压药和一个皱巴巴的平安符。

他患有高血压,得按时吃药。至于平安符,那是他还干矿工时,一次矿井坍塌险些丢掉性命之后,媳妇亲手绣的,让他带在身上。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56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8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