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养不起大学生的中产父母,正在小红书上迎接审判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奋斗了几十年的中产父母没想到,有天会被自家孩子控诉——“没钱别生孩子”。


应该给大学生多少生活费,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到了今天却正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场全民审判。

有的学生列出账单只为力证1000块钱不够花,有人说一个学期几万块生活费还是过得紧巴巴。中产家庭在社交平台笔记里详细列出年收入和支出,只想问问“一个月给孩子3000块,我真的是不称职的父母吗?”


在很多人心中,大学生活费理应有一个基准线和范围。但因为城市、时代和家庭收入情况带来的参差,大家还是会被贴文里的内容猝不及防地撞一个趔趄。

中产父母夹于有心有力,和有心无力之间,尤其容易因为“出力出力程度不够”被拉上审判台。

生活费成为了中产家庭中的亲情试金石,在众多互联网的生活费贴文中,甚至分不清孩子和家长谁更心碎。

生养二十年,被控诉没钱别生孩子

大二开学一个月后,女儿第二次打电话找姚梅追加生活费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只觉得女儿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麻烦。

按道理生活费不会花费的这么快,仅仅到月中,她已经打给了女儿5000块。

姚梅思索不出什么直接原因,只能用排除法来判定——首先二线城市的大学,基础生活费3500块;入学之前,手机电脑手表刚一并配齐苹果全家桶;平时大衣羽绒服护肤品都算在生活费以外,仅仅在学校吃好点过好点,也对不上花销的帐。

她旁敲侧击问女儿最大的开销是什么,女儿不耐烦地说了句“不要管我,不给就算了”后挂掉了电话。


每逢节假日,姚梅都要和女儿这样拉扯一下,有时候说有同学聚会想多要一千,有时候说难得假期要去周边城市转转最好多给一点。大一到大二期间,姚梅女儿的生活费,已经逐渐高于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基础月薪。

姚梅能察觉出哪里有些不对,但比起花销增大,她更担心和女儿的关系会逐渐恶化。




学期末接到女儿导员的电话时,姚梅甚至觉得是老师打错了,频繁缺课挂了4门课,听起来怎么也不像自己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乖巧尖子生的女儿。

电话末尾,才知道女儿平时常常翘课去周边城市追星。

姚梅动了大气,在她心里物质生活可以适当溺爱,但学业上不能松劲,放弃学业相当于把整个家庭的二十年努力都打了水漂。

她打电话给女儿,要她把为什么缺课说清楚,再把钱都花在哪了一笔笔列明白。账单传来,高铁往返1200,演唱会门票1280,酒店450...姚梅看着女儿发来的消息,身体因太过愤怒开始阵阵发冷。

在姚梅的质问中,女儿显得也很愤怒委屈,在她视角下的故事,挂科是因为老师刻意刁难,哪怕不去看演唱会也不会去上课。

并反复强调,她根本也没有过上多么优越的物质生活,一起追星的姐妹每月都要花费万元打底,只有她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已经让她很抬不起头。出门要做高铁也是二等座,酒店涨价就只能和人拼房住廉价快捷酒店,打车要97块钱自己余额只有42.3块不敢求助只能徒步暴走一个小时,全都穿插在她声泪俱下的苦难叙事里。

她也在女儿的一句句冲击下,变成了自己过去最讨厌的家长,气愤地向一个孩子摊开了家庭的收支总账。问女儿,你知道这些钱我和你爸爸要赚多久吗?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