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一名华人建筑师,和一座鲜为人知的巴勒斯坦车站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摘要:在巴以问题陷入僵局的背景下,日新说采访了华人建筑师及跨媒介艺术实践者钱一如。她钱一如,建筑师及跨媒介艺术实践者,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城市设计专业。她以影像和玻璃为核心媒介,聚焦空间政治与档案转向,围绕空间权力这一核心议题,通过跨学科方法探索其复杂关系。


在影像创作中,她从空间考古的视角出发,追踪空间如何被构建、操控与消隐,并由此参与到历史叙事之中。钱一如借助空间测绘、模型重建与制图等建筑学科工具,结合档案实践与数字加工,以诗意化的视觉语言解构空间生产,在历史与当代现实的交汇中拓展新的叙事维度。

站在巴勒斯坦西岸崎岖的山丘间,一座破败的老火车站台静静伫立。岁月剥蚀了砖墙,铁轨早已锈迹斑斑,周围荒草丛生。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曾是撼动地域政治的一处关键地点;更早之前,它也是连接中东腹地的一环交通要塞。如今,这座几乎被地缘政治遗忘的废墟,成为一位年轻建筑师兼影像创作者进入“空间政治”与“档案转向”议题的起点。




图1. sebastia车站推测复原图

被撕裂的历史:谁在讲述?谁被沉默?

第一次注意到马苏迪亚车站,是在导师Dima Srouji的引导下。当时我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城市设计专业读研,她鼓励我们从一个物体、地点或人物出发,展开自己的研究项目。


我原本选择了一份老地契,想通过追溯这份产权交接的历史,挖掘隐藏在其中的故事。但现实是,除了地契本身,资料少得可怜,只有几封潦草的阿拉伯语信件,像是失语的档案,沉默不语。就在我一筹莫展时,导师提到赛巴斯提亚(Sebastia)镇上有一座废弃的火车站,她问我愿不愿意去看看。这个提议像是一根线,把我从文件的死胡同牵引到了某种空间的裂缝中,只是后来我才知道,那座车站背后的历史比我想象得复杂得多。

我的研究,从“汉志铁路(Hejaz Railway)”开始。那是奥斯曼帝国在20世纪初修建的宏大工程,贯穿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意在连接伊斯兰圣地,它曾是中东现代性与宗教象征的结合体,也是一种帝国统治的延伸工具。但铁路到了赛巴斯提亚,历史也在此出现了断层。


赛巴斯提亚的车站在二十世纪中叶遭到废弃,到了1974年,又被以色列右翼定居者组织Gush Emunim占据,他们一共占领了八次,被驱逐了七次,直到最后一次意外促成了一份政府妥协的协议,即“赛巴斯提亚协议”——25个定居家庭因此得以落脚,后续迁徙建立了Kedumim等西岸北部的大型定居点。



图2. 定居者迁徙路线示意

图纸、照片、口述与档案拼接出一张空间控制的演化路径图(见图2:定居者迁徙路线示意)。对我来说,这个车站已经不只是车站,而是一种权力逻辑的转折点,它从连通性的象征,变成了流动性的封锁点。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