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連大廠都不卷了,我卻還不敢休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就是停不下來!”

為了過上“美好而積極進取的生活”,當代人努力工作,也努力塞滿工作之外的時間。


體面的愛好總得有一兩個吧,說“自己最大的愛好是睡覺”會顯得很不上進;各種熱梗、熱歌、熱劇、熱書總得略知一二吧,因為你可以宅,但不應該是跟時代脫節的“廢宅”;網紅城市和網紅去處總得去打個卡吧,不然你的節假日就是幹巴巴的“今日無事發生”,都沒有發朋友圈的價值……

將工作外的時間稱為休閒也好、休息也好,在功績主義的調教下,人們甚至像完成工作KPI那樣去規劃這些時段。實際上,這叫“假裝休息”,與真正的閒暇——也就是德國哲學家約瑟夫·皮珀所定義的“一種精神的現象、一種靈魂的狀態”——毫無關聯。

皮珀指出,閒暇的態度不是幹預,而是自我開放;閒暇也不是攫取,而是釋放。“我們唯有能夠處於真正的閒暇狀態,通往‘自由的大門’才會為我們敞開,我們也才能夠脫離‘隱藏的焦慮’之束縛。”

這種“隱藏的焦慮”,並沒有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而有所舒緩,反而愈演愈烈。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4小時隨時在線的狀況,讓白天與黑夜、公共與私人、工作與休息的界限消弭。

你不需要時刻證明自己“有用”,也不需要標榜自己有“松弛感”。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遵從你的身體和內心,累了就去休息。甚至,你可以宣布,自己不再沉迷於優化的、成功的人生,而認為“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活著”,是為了“人之為人”的體驗。


學會休息,是現代人需要面對的一門必修課。

到2030年,人們會比1930年富裕8倍;人們每天只需工作3個小時,會為整天無所事事而煩惱——95年前,經濟學家凱恩斯如此預言21世紀。

今天,我們並未如願進入“閒暇時代”,而是似乎進入一個工作過勞、身心疲憊的時期。5年前,《新周刊》便在《當代放空指南:緊繃時代的放松之道》專題中寫道:“我們走得太快,失去了慢的能力。我們活得太緊,失去了松的能力。”


喬納森·克拉裡認為,清醒和睡眠的界限正在被侵蝕,與之相伴的是一系列界限的消失,比如,白天與黑夜、公共與私人、工作與休息。



(圖/《住宅區的兩人》)

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為“996”打工人構建了一個能隨時隨地在線工作的“格子間”,人人同時是剝削者和自我剝削者、施暴者和受害者。“一味的忙碌並不會產生新事物,它只會重復或加速業已存在的事物。”韓炳哲曾寫道,“無節制地追求效能提升,將導致心靈的梗阻。”

2025年是中國實施五天工作制30周年,但實際上,很多人並未真正實現正常雙休和“8小時工作,8小時睡覺,8小時休息”。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