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特朗普的"救命稻草":7月4日前,搞定"大減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面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及特朗普支持率下行的壓力,美國共和黨正努力在7月4日前,通過一項被稱為“又大又美”(big, beautiful)的稅收支出法案,以提振經濟並挽回政治聲望。


然而,這個法案的主要內容卻只是對現有減稅政策的延續,新政措施又規模有限,實際經濟效應可能被關稅政策削弱,其政治回報可能遠低於預期。

對於特朗普政府而言,這場減稅行動,更像是防守,而非進攻。


減稅計劃的“核心”:維持現狀

共和黨此次提出的法案核心,是延續一系列將在2025年底失效的稅收減免政策,其未來十年的成本預計高達4萬億美元。這些政策是2017年特朗普政府首個任期內稅改法案的產物。

共和黨而言,放任這些減稅措施到期失效意味著災難性的、不可接受的增稅,這勢必拖累經濟增長。

如果國會未能及時通過法案,超過60%的美國家庭將面臨稅負上升,同時,家族企業和大型地產的稅收負擔將增加。標准扣除額、兒童稅收抵免將縮水,各收入層級的邊際稅率均將提高。例如,一個年收入8.5萬美元、育有兩個子女的已婚家庭,年稅負將增加1661美元。

美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邁克·克拉波(Mike Crapo)對此表示,法案若獲通過,“將避免民眾的錢包被‘洗劫’,並有望重現2017年那樣的經濟增長”。

不過,盡管共和黨強調延續減稅能刺激經濟,但實際效果很可能“維持現狀”多於“擴張經濟”。對公眾而言,這只是“避免壞消息”,而非明顯利好。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主任Douglas Holtz-Eakin表示,自從共和黨去年11月完全控制政府,美國人就可以放心地認為減稅政策將會延長:

“圍繞稅法本身並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沒有人認為它不會延長。”

特朗普的新主意:給選民看得見的利益

特朗普顯然意識到,僅僅延長舊有政策,“舊瓶裝舊酒”不足以激發選民熱情。因此,在推動減稅延期的同時,他積極推銷一系列全新的、更具“體感”的減稅構想。


這些構想在特朗普去年的競選活動中已被提及,包括小費收入免征所得稅、加班費免稅、社保福利免稅,並允許部分車貸利息抵扣等。

目前,眾議院共和黨人正設法將這些體現特朗普個人風格的減稅提議整合進法案。盡管這些新增減稅項目的總規模預計遠小於延期部分,且經濟學家分析其對整體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可能有限(例如,小費工人僅占美國勞動力的2%-3%,其中部分人當前收入已無需繳納所得稅),但能讓選民感受到直接的利益。

共和黨眾議員Greg Steube就表示,這些新政策因其直接和具體,更容易讓特定選民群體感受到實際利益:

“這正是(特朗普團隊)在競選中強調它們的原因。到明年,所有受益於這些政策的美國人都將看到實實在在的節省,並真切感受到特朗普兌現了競選承諾。”


更具經濟刺激效應的措施:100%費用化

除了面向個人的減稅措施,該法案預計還將包含刺激企業投資的關鍵條款。

其中,“100%費用化”(100% expensing)政策的恢復與擴大備受關注。該政策允許企業在購置特定設備(美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可能擴展至廠房等建築)的當年,即可立即享受稅收抵扣,而非通過較長的折舊周期。

特朗普對此政策的效果深信不疑,他在公開講話中強調,費用化是其“第一任期內美國經濟取得史上最佳表現”的關鍵驅動力之一。為避免企業因等待立法而推遲投資,特朗普甚至在今年3月對國會的講話中提出,相關投資激勵可追溯至1月20日生效。

2017年的稅改法案曾引入100%費用化,但設置了逐步遞減的機制。如今,共和黨人意圖全面恢復。此外,法案還可能包括加速企業研發支出的稅前扣除、提高企業淨利息費用抵扣限額等其他對企業友好的條款。

關稅威脅或抵消減稅效果

盡管共和黨對這份稅收法案寄予厚望,但其前景並非一片坦途。

一個主要的潛在阻礙來自於特朗普政府自身推行的關稅政策。自今年4月以來宣布並調整的關稅措施,其水平遠高於特朗普第一任期,已給美國經濟帶來顯著逆風,不僅攪動了金融市場,也加劇了對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擔憂。尤其是高關稅導致的商品價格上漲,令普通消費者明顯感受到負擔加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