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三刷《潜伏》:谢若林至死不知,他的一句话早就注定了最后结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潜伏》中之所以好看经典,令人百看不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剧中的人物都是鲜活的。


不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剧中有两个人都早已看透了局势,对那个无能的政党已经心灰意冷。


他们只想着趁着乱世多赚点钱来傍身。

一个就是站长吴敬中,一个则是党通局的小特务谢若林。

可是他们的最后结局却截然不同,吴敬中捞得盆满钵满,还准备到时候开跨国公司。

而谢若林却是在无声无息中被灭了口。

当然,这和两个人所处的地位有关系。

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一点区别就是:

吴敬中凡事看破不说破,而谢若林却忘记了祸从口出这句话,又唯利是图。

先来看看吴敬中。

当时天津站的局势很微妙,加上李涯,四个手下,两个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马奎一心想着要揭发吴站长贪污受贿的事情,甚至还怀疑站长通共,这不是想要了他的老命吗?

他用一个“副站长”的位置,让陆乔山和马奎斗得你死我活。

再加上余则成的暗中助力,马奎便成了卧底“峨眉峰”,结果不言而喻。

除去了马奎,陆乔山也开始蠢蠢欲动,吴站长对此心知肚明,他对李涯说: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盖过你,代替我。”

但他不动声色,冷眼旁观李涯和陆乔山之间的博弈,他知道,陆乔山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机,都不是李涯的对手。

这次他借助李涯除去了陆乔山。

可见,吴站长的手段果然非同一般。

再来反观谢若林,他虽然表面上看很聪明通透,从一点蛛丝马迹便能找出事情的真相。


他是第一个发现余则成身份的人。

可是他最后却还是难逃一死,真相太过唏嘘。

01、在得知余则成的身份后,说了一句致命的话

谢若林刚刚搬到余则成楼下后,得知他是保密局的机要室主任,便主动向他套近乎。

其目的就是要和他交换情报,来牟取利益。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若林拿到了两份延安的绝密文件,并从中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余则成就是共党卧底峨眉峰,翠平则是组织上派来和余则成假扮夫妻,配合他工作的同志。


所以,他特意请余则成夫妇前来吃饭:

“实不相瞒,今天请余先生来,还真是想跟您深度地勾兑一下。”

余则成听出了弦外之音,便将翠平和晚秋打发走了。

谢若林先是给余则成打了一支预防针,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果你知道我是共党分子......我是中共,你是保密局的,咱俩有生意可做呀......站长要是知道了就把他拉进来,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接着他拿出了两份文件,一件是关于“急调陈秋萍同志赶赴天津与峨眉峰以夫妻名义工作”的通告。

另一份是关于“边保六科陈秋萍同志不幸殉职”的讣告。

然后,谢若林不慌不忙地说:

“你,就是峨眉峰,时间,去处,严丝合缝。”

余则成镇定地告诉老谢:峨眉峰早就被抓了,那就是马奎,还说可以去拿结婚证给他以辨真伪。

谢若林听了这话,起初有了一丝的失望,继而又笑了起来,看来他还是很坚定自己的想法。

他开口安抚余则成:

“不是说你是,我是太希望你们是了。你要是共党,那我得像祖宗一样天天供着你,谁要是说出去,他脑子是缺斤短两。”

其实,谢若林说的倒不是场面话,他一心想要和余则成做情报交换。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0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