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什麼永遠不會再有第二個巴菲特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沃倫·巴菲特計劃在今年年底辭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

沃倫·巴菲特獨一無二,也不會再有第二個他。


5月3日,巴菲特宣布將辭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他將這家企業集團打造成了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之一。他之所以無可匹敵,且永遠不會被超越,原因有三:個人特質、所處時代以及投資架構。

我們先從個人特質說起。巴菲特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幾乎一生都癡迷於股票市場。尤其是在他早期作為投資者的時候,他取得的無與倫比的成功,靠的是一種常人難以承受的犧牲:放棄正常的社交和家庭生活。

後來有一位作家稱17世紀偉大的哲學家巴魯赫·斯賓諾莎為“癡迷於上帝的人”。而巴菲特則是“癡迷於股票的人”。

自1942年,11歲的他買入第一只股票起,他就如饑似渴地汲取有關公司的信息,閱讀公司報告就像大多數人聽音樂一樣。

作為一名年輕的投資經理,巴菲特常常在家裡一邊踱步,一邊埋頭看公司年報,幾乎撞到家具上,對家人和朋友的進進出出渾然不覺。當他的孩子們在游樂園玩耍時,他會坐在長椅上閱讀財務報表。巴菲特人在游樂園,但從精神和情感上來說,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專注於稅務虧損結轉和攤銷時間表。




2006年3月,沃倫·巴菲特與紐約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約翰·塞恩以及美通社的凱茜·巴倫·塔姆拉茲一起敲響了開盤鍾聲。

想象一下如此癡迷的狀態,再想象一下樂在其中的感覺。


現在再想象一下,自從哈裡·杜魯門入主白宮以來,幾乎在醒著的每一刻都樂在其中。這就是巴菲特的與眾不同之處。

專業技能源於對模式的識別,而巴菲特見過所有能想象到的模式。根據我對他工作習慣的了解,我保守估計,在他七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巴菲特閱讀過的財務報表超過10萬份。

而且他的記憶力近乎超常。多年前,在結束對巴菲特的電話采訪時,我提到了一本我正在讀的書。他驚呼自己也讀過這本書,而且是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當他開始描述書中的一段話時,我拿起那本書,翻到那一頁,驚訝地發現巴菲特幾乎能逐字逐句地記住每一句話。

他對財務信息的接觸程度無人能及,再加上他驚人的記憶力,讓巴菲特成為了一個人形的人工智能。他幾乎可以從自己的內部數據庫中回答任何問題。

這使他擁有了一種無與倫比的能力,能夠在任何新的信息中識別出關鍵要點,這也讓他比其他投資者擁有持久的優勢。如今人工智能已經普及,像巴菲特這樣能大量掌握數據的人,未來甚至不會有任何優勢。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