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太空深處突現神秘閃爆 科學家有驚人發現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種罕見且神秘的宇宙爆炸現象正引發天文學界熱議。自2018年首次觀測到名為“奶牛”(The Cow)的強烈爆炸以來,科學家已記錄到約12次類似事件。這些被稱為“明亮快速藍光瞬變現象”(Luminous Fast Blue Optical Transients,簡稱LFBots)的爆炸,不僅亮度極強,而且瞬間綻放,隨即消失,與典型的超新星大不相同。


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家安娜‧霍(Anna Ho)表示,“它們非常明亮,色溫高達4萬攝氏度,使光線偏移至藍色波段。”

2018年,夏威夷的“小行星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TLAS)在距地球2億光年外的某星系中首次捕捉到“The Cow”爆炸。它比典型超新星亮百倍,而且僅數日就迅速熄滅。相比之下,超新星往往需數周或數月才完全消退。


初期理論認為LFBots是失敗的超新星,恒星未能完全爆炸,反而坍縮為黑洞並自內部吞噬。但隨著研究深入,越來越多科學家傾向另一假說——這些爆炸可能是中等質量黑洞吞噬恒星所致。

荷蘭太空研究所的曹錚(Zheng Cao)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024年重新分析“The Cow”事件的X光資料,發現其周圍存在物質盤,可能是恒星殘骸,正被一顆質量約為太陽百至十萬倍的中等質量黑洞吞噬。


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天文學家丹尼爾‧珀利(Daniel Perley)指出,這一理論或可補足從恒星級黑洞至超大質量黑洞間關鍵的“失落環節”,也可能揭示暗物質線索。他強調,“這是目前最令人振奮的理論。”

自“The Cow”以來,其它以動物命名的LFBot事件也陸續被觀測到,如2018年的“樹熊”(Koala),2020年的“駱駝”(Camel),2022年的“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 devil),以及2023年的“小雀/小鹿”(Finch/Fawn)。2024年最新發現的AT2024wpp目前暫稱為“黃蜂”(Wasp),亮度僅次於“The Cow”,並在爆炸初期即被偵測,讓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哈伯(哈勃,Hubble)太空望遠鏡等得以迅速觀測其演變。


霍表示,若要確定LFBots的本質,仍需更多觀測樣本。目前這類事件極為罕見,但預計將於2025年發射的以色列太空望遠鏡“Ultrasat”將有望發現更多此類現象,為解開中等質量黑洞之謎邁出關鍵一步。



此為黑洞示意圖 (Shutterstock)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